4分24秒!增城这部专题片出炉→
他们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为着力点
在专题片《科技兴农 粮安天下》中
一批专注于丝苗米育种科研的“新农人”
增城以“增科新选丝苗1号”为首的
将确保我们把国家粮食安全的“芯片”
除了农业科研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也为增城百姓的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增城组织“轻骑兵”深入村(社区)和企业,积极开展水稻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广良种良机良法。在“龙舟水”期间,指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做好洪涝、台风等恶劣灾害防范工作和病虫害防控措施。
增城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支撑筑牢丰收之美。在插秧、施肥的关键时期,主推“宽窄行插秧+侧深施肥+三控施肥”技术的使用,实现水稻增产提质增效。
我区还实施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补贴,指导水稻种植户应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实现科学治虫防病,农药使用减量增效,促进粮食丰收。
目前,全区丝苗优质高产良种占比95%以上。
《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
《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体系、农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动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提升,实现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抓手。2023年—2025年,增城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增科新选丝苗1号”为当家品种,以“新三品一标”为主线,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以增城丝苗米产业联盟为纽带,提升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价值,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共同富裕。
千亩水稻单产提升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
从蕞初的150公斤提升至400公斤
增城紧抓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及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重大平台创建契机,扎实推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荔枝、丝苗米、迟菜心等“土特产”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将增城“土特产”升级为“大产业”。
目前,全区丝苗米种植面积13.42万亩,年产量4.62万吨,全区注册丝苗米商标有72个,增城丝苗米产品特色明显,品牌价值高达51.5亿元。
沈燕芬也积极投身现代农业的多元发展
近年来,增城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转变发展理念,注重从“三化”生产、科技赋能、供给侧改革、融合发展、政策供给等方面下功夫,多向发力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充分挖掘“好看、好吃、好玩”的都市现代农业本质,探索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增城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由增城农投集团统筹运营的朱村丝苗米全产业链劳动教育基地位于增城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万亩连片稻田和白水山等自然资源优势,是广东省少有的丝苗米全产业研学劳动教育基地。
基地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核心片区为契机,全力振兴“丝苗米种植业+加工业+稻田文旅业”三大核心产业,打造虫情监测台、丝苗米稻田公园、丝苗米产业文化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地标,建设育秧工厂、烘干中心、挂绿米业优质米生产基地、春耕插秧体验区、丰收收割体验区、农耕劳作区、稻香音乐星空夜等相关劳动教育以及研学活动事项场所,并优化布局发展以增城丝苗米等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致力打造特色农、文、旅、食、宿、娱、购一体化的开放式稻田公园和湾区乡村旅游“微旅行”目的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