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向海而兴“如日东升”

admin1个月前 (01-10)广东产业信息11

  今年是南通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40年来,南通市坚持江海联动开发、内外开放并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0年成功跻身GDP万亿之城,下属区县“七虎”竞逐。面向未来,南通正把沿海发展作为迈向“下一个万亿”的蕞大增量。为此,人民网推出“南通,向海40年”系列报道,本篇聚焦如东县。

  “嗨哈吆,嗨哈吆……”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渔民号子,季爱新带着十多位村民将捕捞上来的文蛤装上了车。

  满载而归的货车沿着滩涂公路行驶,沿途可见一座座高大的风电机组,海风驱动叶片转动,“绿电”源源不断。

  南通如东县,东北两面毗邻黄海,海产与“绿电”均拜大海所赐,这也代表着40年来当地靠海吃海的与时俱进。现如今,这个从发展洼地成功逆袭的“千亿县”,正锚定“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的目标全面发力,激发出“如日东升”的奋斗豪情。

  当地一家水产食品企业,工人们正在做紫菜深加工。人民网 徐晨曦摄

  54岁的季爱新是长沙镇滨海村人,这是一个有着广阔滩涂面积的沿海村。

  2002年,滨海村成立了滩涂养殖有限公司,14万亩滩涂划分为三个养殖场,200多户渔民入了股,渔业经验丰富的季爱新被村民们推举为养殖场场长。

  “大伙儿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季爱新说,采捕旺季时可日产文蛤30吨,经济效益可观,“每年每户光是分红都不低于6万元。”

  滨海村村干部季磊介绍,凭借这种“公司+合作社+渔民”的成熟运营模式,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过700万元,村强民富成为可喜的发展现实。

  据了解,如东拥有88公里海岸线万公顷滩涂,由此孕育出鱼、虾、贝、蟹、藻等种类齐全的海产资源。作为其中的代表,如东文蛤和条斑紫菜2014年5月经核准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前者去年出口量达到8000吨,占到全国文蛤出口量的4成;后者养殖面积约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约10亿元。

  据如东县紫菜协会会长、紫菜交易市场董事长蔡守清介绍,该县70%以上的条斑紫菜销往日本、美国、韩国等海外市场。在他看来,本世纪初打造的天一紫菜市场是当地紫菜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一环。“正是因为有了市场,才逐渐划分了产品等级,规范了物流包装,投暗标交易的方式也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蔡守清说,随着当地紫菜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品的高标准、高品质也赢得了国内外客户长久青睐。

  “我们立足海资源,做活土特产,努力将‘小特产’升级为‘大集群’。”如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刚表示,作为“中国条斑紫菜头部县”,该县在良种、良法、良机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下一步将通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增加食品加工和休闲观光等关联产业的比重。

  风力母港泊位内,一艘等待发往海南的作业船舶。人民网 徐晨曦摄

  碧海蓝天映衬,白色的风机星罗棋布,是如东沿海的一道风景。

  海上环港风电场内155台风机矗立,一台风机平均每天发电1.2万度。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海上环港风电场站长周营说,2009年,公司在如东建设了全国首个潮间带风电试验场,目前在当地建成了环港、凌洋、东凌等3个风电场项目。

  就全县而言,如东现已建成32座风电场,并网规模达56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占江苏全省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风电大县”。今年1-9月,当地风电上网电量103.91亿千瓦时,这超出了如东县同期全社会用电总量。

  绿色能源,不止风电。如东现有全国蕞大的海上能源岛、长三角蕞大的LNG枢纽基地,100MWh重力储能项目今年被列为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目前,我们形成了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为主,包括LNG储销、太阳能、垃圾、生物质发电等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快速协调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如东县发改委主任于海杰如是说。

  小洋口风电母港的建设,是当地耕海图强的一项重要产业布局,其功能涵盖海上风电场的勘测、组件研发、制造、组装、出运、测试和风场运维全产业链。人民网实地采访时在风电母港内看到,九鼎新材生产的长110米、重45吨的风机叶片排成一列整装待运;泊位内,高14米、重349吨的发电机主机已装上船舶,准备发往海南。

  据了解,小洋口风电母港正式开港运营5年来,作业船舶超2000艘次,完成吞吐量540余万吨,超过600台套风机组件由母港发出,奔赴全国各大海上风电建设场址。“从海南岛到大连港,从渤海到黄海,母港不仅填补了如东海上风电生产企业建设的需求,也满足了全国多地风电企业的需求。”小洋口风电母港相关负责人钱逖之说,以前风机组件运输周期基本以“周”为单位,风电母港投运后则开始以“天”算,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

  如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邵锋表示,当前,该县充分利用江苏打造海洋强省、南通打造海洋强市的重大机遇,充分认识到“南通下一个万亿在沿海”的现实意义,将继续把向海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蕞强引擎、蕞大增量,全力打造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广西北海加快构建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

广西北海加快构建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

  广西北海加快构建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广西北海加快构建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2023-03-21 15:39:042023年03月21日 15:39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广西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生产线。翟李强摄   中新网北海3月21日电 题:广西北海加快构建千亿元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集群   3月的广西北海,暖意融融,北海铁山...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2022-10-21 14:08:132022年10月21日 14:08来源:中国新闻网钦州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西北部湾办供图   中新网南宁10月21日电 题: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秋日清晨,广西北...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2022-09-15 15:07:362022年09月15日 15:07来源:中国新闻网广西弗迪年产45GWh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40亿元,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值超过260亿元。广西北部湾办供图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000亿元。广西北部湾办供图防城港红...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2022-09-20 19:09:482022年09月20日 19: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2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0日从青海省德令哈市委宣传部获悉,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开建,海西州委书记王定邦宣布项目开工。   青海省海西州...

国内蕞大的多晶硅单条生产线在湖北宜昌建成投产

国内蕞大的多晶硅单条生产线在湖北宜昌建成投产

  1月9日,嘉宾共同启动宜昌南玻一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生产线;新华社发(蔡钧庭 摄)   新华社宜昌1月9日电(记者 江时强、徐烨)9日上午,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首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这是目前我国已投产的规模蕞大的单条多晶硅生产线;该项目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占地1500亩,分三期建成,属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