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布局策源地筑梦新空间

admin1周前 (02-12)广东产业信息11

  ——看石家庄如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主引擎

  2024-11-17 08:25

  发布时间:2024-11-17 08:25

  走进位于高新区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建设总面积约8500平方米的中央创新区,功能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孵化创新区等共享平台一应俱全。

  在这里,入驻企业可以共享所有平台为企业提供的试验验证、检验检测、科技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孵化”创新链得到有效贯通。

  科技强则产业强。近年来,石家庄市把推进中央创新区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撑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些中央创新区围绕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发展,建设共享基础设施、聚集高端研发机构、汇聚创新创业人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贯穿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资金链的支撑载体,打造了区域科技创新主引擎和策源地,加快了高端产业集群集聚。

  11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在中央创新区1800平方米的共享实验室里,一排排崭新的、“身价不菲”的仪器设备泛着亮光,身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实验变化。

  “这里共有80台实验仪器,可满足生物医药项目基本的实验需求。”中央创新区运营主体公司石家庄鹏智园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茹介绍,实验室、高端仪器可以按次使用,一些高使用率的仪器还可以长期租赁,减少企业前期的资金投入。

  李茹说,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研发离不开实验室,前期实验和后期的结果验证都需要投入高昂的费用,对于一些初创企业,起步阶段资金有限,中央创新区建设的技术研发共享平台解决了这些企业的燃眉之急,企业就可以把省下来的资金花在其他方面,高效率、低成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这里,我们能用蕞低的成本,做蕞多的创新。”诺澳原生物技术公司是首批落户中央创新区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付敏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企业需要的仪器,如果自行购买,没有一两千万元下不来,而在这里每年只需要支付四五十万元的租金。

  选择入驻中央创新区,该公司看中的不只是节省投资,还有全链条的创新生态。“这里是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核心区,有多家生物医药头部企业、各细分领域企业和相关机构,彼此之间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付敏说。

  一楼是路演中心,旁边是各种投资机构;省药监局药品医疗器械检验审评中心能随时进行药品检测;多家基金公司能提供资金支持;“邻居们”都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合作空间极大拓展中央创新区在开放性科研设施、专业技术服务、投资融资、创业孵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初创企业专注创新研发,成为石家庄的创新“引擎”。

  “中央创新区给的,正是企业想要的。”付敏说,这里就是一个“筑梦空间”,让入驻企业能专注创新研发,成为石家庄的创新“引擎”。

  11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鹿泉光谷科技园,这里高楼林立,各类电子信息企业聚集。

  “我们园区是石家庄首批中央创新区,目前已建立从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综合孵化的全链条创新系统。”鹿泉光谷科技园运营主体公司河北绿岛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走进位于该中央创新区的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石家庄),一楼的“2024届校企联合优秀毕业设计展”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毕业设计作品都是企业出的题,涉及的是企业在实际生产和研发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学生负责答题,学校和企业提供指导,蕞后的作品会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去。”研究院综合事业部主任曹荣康说,目前,他们研究院已与32家企业开展实质性产学研合作。

  据了解,该中央创新区以构建“智库支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培、国际合作”五位一体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步伐。“通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河北绿岛科技创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持续招引优质项目,针对性强链、补链、延链,快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园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在公共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综合孵化等领域持续推进各项公益性服务,中央创新区服务生态持续完善。

  目前,该中央创新区在通信导航、软件研发、汽车电子等领域已形成具有国内领先的优质技术,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规上企业14家,2023年产值达到26.6亿元。以资源的有机聚合促进科技创新聚变。

  11月15日上午,河北同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同福大健康食品城里,中央厨房面点车间里机声隆隆,馒头生产线自动运转。车间外,中央厨房全方位监控系统平台的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车间的生产、加工、配送情况。

  同福大健康食品城就设立在石家庄现代食品产业园(栾城)中央创新区内。“我们的中央创新区总面积将近7000平方米,设有研发基础共享服务区、公共技术服务区、成果转换服务区、科技金融服务区、综合孵化服务区,能为入驻企业提供多种服务。”石家庄现代食品产业园(栾城)中央创新区运营主体公司河北同福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走进中央创新区办公大楼二楼西侧的研发中心,食品安全检测室内,研发人员正使用馒头质构仪,对新品馒头的硬度、弹性、咀嚼度等进行测试。“研发中心里面的所有实验仪器、检测设备,入驻企业都可以使用。”该负责人说,除了为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专业的技术服务外,他们还提供了覆盖企业从启动研发项目到中试生产前的实验场地及先进的仪器、设施和基本实验材料。

  该中央创新区还全方位整合了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资源,构建了培训、技术服务、检测、评估、咨询、项目设计、专利、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孵化等于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共引进入驻服务机构9家,其中研发基础设施共享服务1家、公共技术服务2家、成果转化服务1家、科技金融服务3家、综合孵化服务2家。

  目前,石家庄首批4个中央创新区全部投入使用。这些新引擎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构建从创意构想、技术研发到实验室研究、检验检测、中试放大、孵化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系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开放性科研设施、专业技术服务、投资融资、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区域科技创新活力,为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能。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开工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开工

  7月21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投入使用,预计可吸引30余家企业落地,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   为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效应,天津滨海高新区投资10亿元在渤龙湖科技园启动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项目建设。其中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占地38亩,建筑面积3万...

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设计策略曝光!知识城产业利好不断!

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设计策略曝光!知识城产业利好不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设计策略曝光!知识城产业利好不断!   近日,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设计策略提前曝光,将以产业规划为支撑,聚集龙头转化,培育“候鸟式”科研,形成“双轮驱动”的价值链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为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集聚...

年底将交付!广州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项目工地热火朝天

年底将交付!广州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项目工地热火朝天

  10月17日,入秋天气渐凉,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医药园区的中建八局一公司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项目却热火朝天,这里正在举行劳动竞赛和1231节点交付誓师大会,各参建单位和劳务工人代表汇聚一堂,共同为年底交付加速建设步伐。   本次劳动竞赛为期76天,主要目标为确保施工节点按期完成,打造安全文明示范工地,争创省部级以上奖项,主要从施工进度、安全文明、...

打造全国蕞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高新区开工

打造全国蕞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高新区开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打造全国蕞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在高新区开工   7月21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项目在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举行开工仪式。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建设,高新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单泽峰,招商局集团...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启动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启动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0-8-2 5:24:47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启动   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产业区近日在滨海高新区启动,入驻的7个项目涉及动物保健品、医疗器械、医药服务、医疗服务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总投资额26.3亿元,预计总产出超过70亿元。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包括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