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的“百千万工程”:城乡焕新与产业振兴的成功范式
在粤北的辽阔大地上,连平县正在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刻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从而焕新全域。这项工程不仅是一项政策,更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实践路径。近年来,连平县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百千万工程”旨在增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促进各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年,连平县全面贯彻省委与市委的具体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运用市委的“133工作法”以及县委的“八个一”工作法,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加快推进。这些切实举措为连平的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是在基础设施上投入,连平县的工业经济发展也令人振奋。连平县工业园区再度焕发活力,已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通过新签约的项目和高额的合同投资,该园区在省级产业园区考核中荣获粤北地区“优秀”等次。而这一切,都源于连平县将产业升级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各项产业的快速落地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总量,也为大量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根据统计,今年连平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2500人,许多居民因为新投产的项目而受益。
除了工业发展,连平县还注重农业的现代化,尤其是以鹰嘴蜜桃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中国鹰嘴蜜桃之乡,连平的这一特色种植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帮助农民实现了可观的收入增长。此外,连平忠信花生、黑蒜、丝苗米等农产品也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它们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
在推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同时,连平也没有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连平县在“百千万工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为重要目标,塑造出“绿美连平”的生态新景象。一系列生态项目如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及“榕树长廊”等的建立,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也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了地方旅游吸引力。今年的旅游总人数已达约203.9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9.7%。
面对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连平县创新了综合帮扶机制,形成“1+1+1>3”的良好帮扶效果,将省、市、校等资源整合,以实现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和产业的快步升级。特别是通过与深圳市南山区的对口帮扶,不仅加强了资金支持,还在技术和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过这些努力,连平县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有效增强。
在油溪镇,富乐村是“百千万工程”成功实施的一个缩影。经过进一步的产业整合和发展,富乐村的集体经济资料已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示范。村集体合作社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多元化,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良性发展模式。
连平县的种种实践,让我们看到在城乡协调发展、产业振兴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如何推动地方繁荣的。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连平县的未来充满希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正在华丽地书写。通过不断探索与创新,连平县将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