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蓄不负期许——2024年研究与考古工作回顾(文末有福利)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一同回望过去365天里努力的身影
基本陈列策展小组继续赴东莞市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通过前期主动寻找与积极联系,赴香港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香港保良局历史博物馆,搜集到大量莞籍港人代表卢礼屏、周少岐、周埈年、陈兰芳等相关书信、征信录、牌匾等线索,可填补新馆基本陈列展示空白;赴香港参观宋皇台遗址出土文物展,收集与宋元时期东莞海外贸易相关资料;与澳洲东莞同乡会公义堂取得联系并会面,丰富了此前所掌握的资料线索,尤其是关于莞籍侨领黎和兴及其家族的相关情况。
新馆策展团队到东莞市档案馆查阅资料
新馆策展团队赴香港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交流并查阅档案
新馆策展团队参观香港保良局历史博物馆
新馆策展团队查阅香港保良局相关历史档案
介绍宋皇台遗址出土宋元文物展的重点展品
基本陈列策展小组不断融入新史料新物证,根据专家意见及市领导指示精神,继续完善新馆基本陈列展览文本,形成11.9万字简要版与28.9万字详细版。在8月22日召开的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工作会议,武一婷常委对新馆展陈体系尤其是基本陈列的展览文本表示肯定。完成梳理拟遴选文物清单以及拟征集、拟复制、拟修复的展品清单,并搜集整理用于形式设计的图照、影像、表格等。
新馆基本陈列展览文本(简要版)及(详细版)
武一婷常委主持召开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工作会议
基本陈列策展小组多次参与讨论,不断修改完善新馆基本陈列概念设计任务书,协助做好新馆展览工程概念设计招标文件案例搜集、统稿校核,撰写《关于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展览工程概念设计阶段招标工作的报告》;配合做好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专家咨询会与新馆陈列展览工程招标专家咨询会相关会务工作。
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专家咨询会
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陈列展览工程招标专家咨询会
2024年,专业考古人员对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寮步镇、东城街道和清溪镇开展主动性考古调查及专题勘探,新发现先秦遗址2处、明清墓葬32座,抄录碑文72通,拓印碑文37份,采集出土石器、陶器一批;完成考古调查勘探报告3份,为东莞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提供了信息线索。
对寮步镇向西村峰聚岗先秦遗址进行考古绘图
峰聚岗遗址山岗西部断崖处采集点分布图
此外,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及基建考古项目,对东城同沙生态公园古墓、松山湖景区松园凹古墓群、虎门镇镇口社区墓葬群开展考古调查,完成相关调查报告3项,提出切实可行的文物保护建议。其中,镇口社区一座明代墓葬为东莞市域内首次发现的蚝壳墓,其墓墙及拜台均以蚝壳砌筑而成,且蚝壳个体较大,蕞长者达35厘米,蕞宽者达18厘米;此外现场还发现陶罐、青釉瓷碗(残)、红砂岩狮形圆雕(残)等实物遗存。上述成果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为充实新馆基本陈列的展示内容提供重要的物证。
在松园凹古墓群抄录碑文与拓印碑文
采集测量明代蚝壳墓散落的蚝壳标本
同时,为充分利用现有文物资源,立体呈现东莞的历史底蕴,提升新馆展陈的展示效果,本部门牵头开展考古遗迹及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调查和影像采集项目。在众多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摄影家和考古专业人员组成联合工作队,跨越2200多公里,完成174处相关文物点高清影像采集工作,形成容量为15TB资料数据。
2024年,部门两名专业考古人员积极投身东莞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不畏酷暑严寒,圆满完成实地普查阶段工作,包括洪梅、麻涌、中堂、道滘、望牛墩、樟木头、清溪、塘厦、凤岗等共计9个镇街248处“三普”文物点的复查工作以及51处新发现文物点的普查工作。目前已转入资料登录阶段,初步完成3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54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登录系统工作。
积极协助新馆藏品征集工作,本年度共参与2882件套拟征集藏品线索的讨论,并前往佛山三水、广西贺州、东莞东城开展藏品线索调查。此外,在凤岗镇开展“四普”工作时,经主动联系沟通,征集到两批碉楼内部遗留的文献资料及生活用品,包括近代及改革开放时期的华侨往来信件、地契、日记、照片、账簿、洋灯、服饰等,对研究东莞客侨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支撑。
为更好地呈现新馆基本陈列的重点展项,策展小组从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研究成果、陈列展览、数字资源等方面,全面梳理东莞名人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国内名人展览的策展理念、叙事逻辑与展示手法;同时持续搜集整理东莞各镇街名人资料,编辑录入近29万字,并将新发现的史料与实物融入展览文本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进一步优化新馆展览文本,配合做好展览工程的初步设计,2024年新馆策展组马不停蹄,千里借智,先后调研省内外17家博物馆。认真分析中山市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档案馆、中国海盐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相关案例,充分借鉴其蕞新展示理念、陈列形式、技术手段、审美表达、互动展项。
江门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半开放式文物展项
南京市博物馆特展中的文物与光影设计
中国海盐博物馆“摊灰淋卤煎盐法”展项
为协助市文广旅体局策划纪念容庚先生诞辰130周年特展,本部门派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全力支持。面对相对熟悉的选题,研究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认真分析过往展览与同类展览,多次讨论探讨寻求突破,先后合作撰写修改4个策展思路、2个展览大纲,共计8.7万字。同时,协助做好展品遴选、形式设计、陈列布展、宣传推广、社会教育、文创设计、导赏培训、图录编辑等全链条工作。该展览吸引8万余人参观,获得社会各界及容庚先生家属的一致好评。
我馆研究人员为容庚先生家属讲解展览
2024,我们兼容并蓄,不负期许。
2025,惟愿锲而不舍,所得独多。
诚邀各位为研究考古工作建言献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