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裕元工业园”整体倍增背后的黄江战略
原标题:【资讯】“裕元工业园”整体倍增背后的黄江战略
不久前,作为2017年重大项目的灵狮小镇,在黄江裕元工业区正式启动,引发外界关注。对此,黄江镇委书记叶锦锐指出,“灵狮小镇”的建设是实现黄江镇裕元工业区倍增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江在实施倍增计划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实现“园区倍增”,通过整合裕元工业区内的土地、厂房以及宿舍等资源,做大做强培育优质重大科技项目的载体和平台。
裕元工业区的发展,牵动着整个黄江的许多记忆。而在倍增计划的背景下,该园区何去何从,更是引发业界广泛讨论和关注。
据黄江镇商务办主任梁靖介绍,裕元工业园创立于1993年,是香港裕元工业集团(由台湾宝成集团转投资)在黄江镇投资开发的一个大型高新科技工业园,总投资逾10亿美元,占用地面积3360亩。
截至2017年2月1日,园内进驻企业38家,其中26家为外资企业,12家为内资企业,有盛翔精密、金科伟业、奔迪新材料等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传统的鞋材、制鞋业和高新电子科技两大产业为主,有技嘉、精成、裕盛等重点企业,近年来又引进了领益、国泰、灵狮、东实等项目。2016年,园区内有精成科技、技嘉电子、杰群电子等9家企业开展机器换人项目,合计资金投入1.05亿元人民币,全年园区企业R&D研发经费支出金额约1.24亿元。
上述成绩,在叶锦锐看来“并不满意”,他说,目前,这个工业园已经聚集了数十家企业,但是由于特殊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多年来这个园区的效益并不能令人满意,园区的税收还没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以2015年为例,3000多亩地的工业园税收总额约为2亿元,还占不到全镇税收总额的10%(2015年黄江税收总额25.9亿元)。
叶锦锐表示,裕元工业园是黄江实施“倍增计划”的关键项目,黄江将把这个工业园打造成为莞深创新的示范园。
叶锦锐较早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近两年,黄江已经在着手引领裕元工业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把一些低端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方,同时从深圳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实现“腾笼换鸟”。黄江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工业园区税收翻两番,产值翻一番,实现整个园区的“倍增计划”。
叶锦锐说,作为“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这几年很多深圳企业都看好黄江,也计划搬迁落户到黄江。着眼于未来,从整个发展空间来看,黄江的空间是不足的、土地是有限的,做好新增项目的把关尤为重要。未来将通过城市更新、三旧改造腾出发展空间,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落户黄江。
针对上述情况,梁靖表示,目前,黄江党委政府已按照“选好典型、重点培优”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选取裕元工业园为典型试点园区,支持其通过优化招商选资、发展总部经济、培育产业联盟、促进科技创新等集约化手段提升综合竞争力,争取通过5年时间,推动裕元工业园实现经济效益倍增。而对园区内的重点倍增企业,将会在用电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扶持措施。
梁靖说,去年,黄江按照“倍增计划”的要求,结合黄江的实际,出台了“产业1+N”一系列的政策,由镇财政每年拿1000万出来,包括从企业的人才、基金等方面给予扶持。而根据倍增计划实施中的实际情况,黄江财政的扶持资金还有望增加。
去年,东莞市主要领导牵头督办的“十大重点督办项目”重要一项,就是创新统筹园区发展管理体制。在这方面,黄江已提前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在谈及“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时,叶锦锐指出,在开展企业的“倍增计划”过程中,政府的服务十分重要。而黄江正努力通过将优质高效共性服务与精准发力个性服务共同发力,助力企业实现倍增。
东莞市企业“倍增计划”提出后,黄江迅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发动青年干部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深入了解黄江实施“倍增”的客观基础。叶锦锐说,走访调研结果显示,黄江企业普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人才的流失、招工难、资源要素配置不够优化。此外,一些企业增资扩产的愿望很迫切,但面临土地、厂房方面的问题。企业的这些痛点和诉求,正是黄江下一步精准发力的方向。
叶锦锐表示,裕元工业园是黄江实施“倍增计划”的关键项目,黄江将把其打造成为莞深创新的“示范园”。目前,这个工业园已经聚集了数十家企业,未来将通过腾笼换鸟等形式,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效益。
长按二维码,关注写意黄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