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布局分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多举措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布局分析
日前,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出台《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及《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两份配套文件,《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同时出台。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深圳作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较好。上述政策逐步落地,将为区域内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此次出台的系列文件中也提到,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助力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头部力量,或有望优先受益。
据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 年)提出:坚持“要素集聚+空间集聚”双核驱动,聚焦重点、突破短板、完善生态,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市场链优化。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实现突破2000亿元,建成“一核多中心”错位发展格局,打造十个重大公共服务平台,争取药品临床批件超百个,实现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上市产品近万个,基因检测数据产出能力全球头部,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共17家,其中包括迈瑞医疗、健康元、华大基因、华润三九,以及在科创板上市的微芯生物、普门科技等。目前,深圳基本形成了以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港生物医药创新政策探索区、光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示范区、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精准医疗先锋区为主导的产业空间格局。
坪山生物产业基地是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基地规划了“一核”、“一廊”、“四分区”的空间结构:“一核”是生物产业创新综合体;“一廊”是沿荣田河打造的生态景观和生活配套所形成综合服务走廊;“四分区”是生物医疗器械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生物服务区、生物产业综合发展区。经过多年发展,基地已经吸引了12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和产业化平台项目入驻,代表性企业有赛诺菲巴斯德、国药致君、海普瑞、康哲药业等。
未来,深圳将依托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速形成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核心集聚区。加快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临床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联合打造药物临床研究基地。吸引全球潜力型初创企业落户,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聚集。推动企业生产制造规模化发展,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与产业化高地。
国际生物谷于2013年由深圳市政府主导建设,是深圳市继前海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增长极。深圳国际生物谷地域范围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以地处大鹏半岛东北端的坝光片区为核心启动区。以坝光为核心,形成三个圈层:
核心功能圈层,以坝光为主导、与葵涌、鹏城形成三极互动的核心圈层。
融合功能圈层,与坪山、盐田等区域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相融合,构建集总部、研发、生产、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生物科技产业链,形成深圳东部区域生物科技产业的融合共生发展。
协作功能圈层,拓展延伸生物科技产业链,搭建全市生物科技产业互动平台,形成全市生物科技产业的大协同发展。
国际生物谷围绕生命信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生命健康服务、生物资源开发、生物环保与制造等重点发展产业领域,规划构建“一库一院两园多平台”的产城融合格局,重点发展国家基因库、中国农科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生命科学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等空间载体。
目前,国际生物谷已引进多个国际知名团队,包括“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正在推进建设的“沃森生命科技中心”、巴里·马歇尔建设的幽门罗旋杆菌检测及精准医疗中心、美国三院院士伯纳德·罗兹曼的罗兹玛转化医学研究院,生物谷配套园区已引进生物企业52家、科研机构11家,年产值逾8亿元人民币。
未来,国际生物谷将聚焦基因测序、干细胞临床等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吸引全球精准医疗优质项目落地转化,打造坝光国际生物谷精准医疗先锋区。引进国际科研团队、创新平台等合作项目,加快国际生命科技中心建设。推动坝光建立国家深海科考中心,依托“一库两园”配套基础搭建海洋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孵化推广基地。依托中以创新合作产业园区,开展精准医疗创新合作,构建优质产业综合生态体系。
在光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将把握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学、脑解析与脑模拟等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契机,构建高端医疗器械研发、转化、制造完整产业体系,创建高性能医疗器械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光明生物医学工程创新示范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组建医疗器械共性平台,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合同研发生产等新模式发展。重点支持高端医疗器械特色园区建设,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促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深圳将在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创新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模式,强化园区建设顶层设计,通过政府引导、国企参与的方式建设符合特殊需求的产业空间及环保排污等配套设施,实现产业需求与空间供给精准匹配。创新科研设备投入机制,通过政府前期垫资建设满足研发生产需求的创新实验室及BE平台、GLP平台、CRO/CDMO平台、质量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资金用于购置开放共享的公共研发生产设备以及部分个性化设备,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支持,实现产业需求与公共服务精准匹配。创新管理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资金补贴运营管理经费的形式,委托第三方机构,构建市场运作、标准规范的园区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注册申报、知识产权、人才服务、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产业需求与园区管理的精准匹配。协同推进空间供给、公共服务及园区管理,实现基础设施全到位、专业服务全覆盖,打造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
未来,深圳将充分发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桥头堡”区位优势,打造生物医药创新政策探索区。加快突破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先进生物治疗技术临床研究应用。深化研发活动国际合作,联合国际机构开展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向国家争取对紧缺药品、医疗器械和生物样本的进出口实施特殊审批。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