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天津临港工业区详细信息

admin7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45

  天津临港工业区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国家级石化基地,是天津市及天津滨海新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天津滨海新区化学工业区、临港产业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临港工业区总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其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成为港口物流基地、研发转化基地,蕞终发展成为海上工业新城。目前,临港工业区累计完成建设规模40亿元,围海造地18平方公里,招商引资突破1200亿元。LG、液化空气(法国)公司、天津碱厂、大沽化工厂、中化工等项目已入区建设,中石油、中船重工等项目已经达到投资意向。临港工业区已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亮点、热点、重点,国家重要的化工基地已显现雏形,一个天津崭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崛起。

  在天津滨滨海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地区,临港工业区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正在成为有识之士投资置业的首选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临港工业区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毗临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港保税区,处于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

  牢固的土地载体。通过围海造地,一期已经围合了22平方公里的陆域,形成了18平方公里陆地,其中16平方公里达到了“六通一平”,在寸土寸金的天津滨海新区显得尤为珍贵。

  立体的交通网络。临港工业区与中国北方蕞大的国际贸易港口天津港隔海河相望,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相连。临港工业港区作为天津港五大港区之一,可利用岸线万吨级码头。目前,临港工业区已形成1万吨级航道,建成2个万吨级以上液体化工码头泊位和1个2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

  中国蕞大的航空货运中心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距临港仅38公里,中国蕞大的客运机场北京首都机场距临港160公里。

  区内28公里施工道路、8.2公里正式道路已经建成,骨干路网已经成型,京津塘、京津塘北线、津滨、唐津、津晋、海滨大道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贯通临港。正在建设的进港铁路与京沪、京哈、京九等干线米的公用管廊一期工程已经完工,3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正在建设,为向区内企业提供一流的物流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善的基础配套。稳定的电力保障,淡水供应园区绿化风景及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工业气体、公共管廊、消防、通讯等的规划建设,可为入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稳定、高效的服务。

  优良的生态环境。总面积202万平方米的绿化和景观带建设,作为工业区的品牌、亮点和标志,将成为工业区开发的绿色屏障,成为滨海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优惠的投资政策。入区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的政策优惠;技术先进型企业可以得到工业区特殊扶持;国家鼓励类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享受“免五减五”政策优惠;国家赋予天津滨海新区的其他特殊优惠政策也均可在临港工业区内实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临港工业区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带你走进漳州港临港工业区

带你走进漳州港临港工业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带你走进漳州港临港工业区   承载着“第二蛇口”“中国迪拜”的梦想   生源爆满、大桥堵车、公交拥挤也成了常态   ▲从厦门出发,陆路30分钟左右抵达漳州港   ▲从厦门出发,水路15...

天津临港工业园今年围海造地121平方公里

天津临港工业园今年围海造地121平方公里

  天津日报讯(通讯员大山记者张璐实习生张薇)从临港工业区管委会获悉,截至昨天,临港工业区围海造地达到12.1平方公里,超额完成今年施工计划。同时,随着韩国LG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工业区,招商引资额超过150亿元,使临港工业区今年的围海造地与招商引资实现双突破。   临港工业区抓住滨海新区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采取“政府组织,市场运作,企业行为,多元投资”的开发模式...

临沂市临港区:特色产业园区竞相“绽放”

临沂市临港区:特色产业园区竞相“绽放”

  临沂直通区县临港区   漫步临港区,跃入眼帘的是各类特色园区竞相“绽放”。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质生产力共享智造高科园、山东豪星橡塑助剂循环产业园……一批具有引领性、标识度、集聚力的特色产业园区,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临港大地。近年来,临港区按照“龙头带动、园区支撑、要素集中、整链融合”发展路径,集中力量打造特色化产业园区,持续放大以园聚链、以链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