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河套地区香港创业者表示:深港科创合作区未来可期
实地探访河套地区 香港创业者表示:深港科创合作区 未来可期
2019-03-08 10:12
实地探访河套地区 香港创业者表示:深港科创合作区 未来可期
3月7日,在福田保税区的长富中心CFC大厦,不少从香港赶来的上班族冒着小雨进入办公楼。玖明智控科技公司总经理廖志荣说:“7点半从香港家中出发,8点半准时到这里。”
原标题:本报记者实地探访河套地区,香港创业者表示:深港科创合作区 未来可期
深圳商报2019年3月8日讯 3月7日,在福田保税区的长富中心CFC大厦,不少从香港赶来的上班族冒着小雨进入办公楼。玖明智控科技公司总经理廖志荣说:“7点半从香港家中出发,8点半准时到这里。”
一河之隔的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填土工作如期进行,这里正在兴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表示加快落马洲河套地区规划是重点之一。刚刚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部分明确提出:“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
从福田保税区到香港科学园,每天早晚有直达班车
2017年1月,深港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合作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了进一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大面积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
3月7日,深圳商报记者从福田保税区开始采访,随后又坐班车到香港科学园。河套处于开发阶段,香港蕞新一个建成的科技园区便是香港科学园。无论是河套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还是位于沙田的香港科学园,两个园区都与香港科技园公司有关。2017年10月6日,香港科技园公司宣布其附属公司——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根据港深两地的合作备忘录,附属公司为香港科技园公司全资拥有,负责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上盖建设、营运、维护和管理。
廖志荣所在的玖明智控公司,就是深港两地合作的蕞新成果之一。2013年,玖明智控在深圳南山区和香港科学园同时成立,研发智能灯控系统,可用手机App控制整组灯光,并取得了发明专利。
按照廖志荣推荐的线路,深圳商报记者从福田口岸出发,不到一小时,就来到玖明智控位于香港科学园的办公室。从保税区到科学园,每天早晚各有一趟直达班车,这也是很多员工的固定“上班路线”。
香港科学园是以高科技及应用科技为主的研究基地。“入驻这里不容易,要有自主研发专利、业内人士的推荐信、经过委员会审核,还要等到有空位,”廖志荣告诉记者,“在这里有办公室,是一个初创企业科研实力的象征。”科学园也为入驻企业提供便利。“公司进来的前两年免租金,还可申请办公设备补贴、员工工资补贴,比如我们招到一位硕士生月薪三万,科学园可以每月补贴两万。”廖志荣说。
入驻香港科学园只是一个开始。2016年,玖明智控来到位于福田保税区的CFC大厦,加入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创业工场是推动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建设的具体项目之一,由福田区青年联合会、福田区科创局联合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共同建设,于去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有23家企业入驻。
“创业工场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福利,入驻企业普遍享受低于市场价50%的租金,部分企业获得了免租,此外还提供住宿、市场对接、税务法务等系列服务。”廖志荣告诉记者。
香港科学园常闻普通话,福田青年工场多见香港员工
为什么从香港到深圳发展?廖志荣说,两地发展科研各具优势。
“香港的高校研发实力强,深圳速度同样惊人。”廖志荣告诉记者,“我们蕞初做展示样机,只花了5天,在硅谷起码需要30-45天。深圳速度是以小时来算的,比如上午10点多联系生厂商,下午一点多就能拿到零件样品。此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还能顺利申请到来自中央、广东、深圳的多项政策扶持。”
在谈到两地的优势时,廖志荣特别强调了人才的交流。在CFC大厦能见到许多来自香港的员工,而在香港科学园,深圳商报记者也多次听到人们用普通话交谈。
“科学园的内地人其实比香港人多,”廖志荣说,“因为交通越来越便利,有往返深圳的直达班车,还有靠近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深港两地给人才交流提供了很多政策扶持。”
香港科学园内目前有680多家科技企业,超过13000名科创从业人员。
位于深港两地结合部,特别合作区“未来可期”
“河套地区是深港两地的‘直接结合部’,更加需要两地的合作建设。”廖志荣说。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中,河套A区位于香港侧,用于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河套B区位于香港侧,属于落马洲的延伸发展区域;而“深方科技园区”,东侧是以福田、皇岗口岸为核心的河套C区,西侧则是处在转型升级中的福田保税区,目前已规划建设了“深港协同创新中心”,与香港合作共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创新及技术中心”等项目。
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已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出现,它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深港两地联合孵化、目前已入驻福田保税区的一员,我想用‘未来可期’来形容特别合作区的发展,”廖志荣说,“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里一定会贡献力量。”(深圳商报记者袁斯茹)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