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体经济十条”出台一年 企业节省用地成本超百亿元
自去年8月出台《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实体经济十条”)以来,广东全省工业企业用地成本进一步降低。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已通过优先发展产业用地可按底价7折出让和弹性出让地价优惠等政策,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超过百亿元。
为鼓励工业企业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广东允许制造业企业的工业物业产权、高标准厂房等工业项目按幢、层等分割转让。截至今年6月,全省分割工业物业产权3171宗,分割面积达178万平方米;办理高标准厂房产权分割业务1468宗,分割面积达117万平方米;通过高标准厂房分割政策,盘活工业厂房(针对产业链上下游)140万平方米,为企业盘活高标准厂房37万平方米。
同时,鼓励以租赁方式使用土地,土地承租方可凭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和缴款凭证办理有关规划、报建等手续,促进“租购同权”。大力推进“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使用土地,以先租后让方式供应的工业用地,租赁期满达到合同约定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原租赁企业优先受让。截至6月底,广东根据该政策租赁工业用地1宗,面积20.33公顷,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8498万元。
位于中山市横栏镇新明旺电商工业园的首度创业基地,自从买下改造后的厂房,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企业发展更顺利了:“现在相当于给个首付就能买下分割后的厂房,既能做好企业生产,又能拥有产权明确的物业,便于融资。”亿航智能相关负责人说,原来租赁期限较短增加了土地使用权归属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增加企业租赁工业用地的积极性。现在,新政策增加了原租赁企业竞得土地使用权的砝码。
根据“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要求,传统工业企业原址升级改造为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利用存量房产进行制造业与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5年过渡期政策。另外,对现有工业项目不改变用途前提下提高容积率和新建工业项目建筑容积率超过国家、省、市规定容积率部分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东莞市作为广东省试点,先后为包括生益电子在内的42家企业共3219亩工业用地办理了提高容积率、宗地合并分割等手续,为企业节省6270万元;给予716亩工业用地地价优惠3732万元。允许制造业企业的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用于引进相关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产业项目。补办了93亩历史用地手续,办理了2.5万平方米厂房产权分割登记和转让,为解决全省历史遗留问题积累了良好经验。
为保护宝贵的空间载体,深圳市全面推广了弹性年期出让制度,在落实优先发展产业地价优惠政策和弹性年期出让政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经统计,深圳市享受了优先发展产业地价优惠政策和弹性年期出让优惠政策的用地供给15宗,至今累计为企业减轻初始成本超过78亿元。
在“实体经济十条”出台以后,佛山市办理分割登记的用地多达两千多宗。广州、江门、阳江等市也有分割登记的案例。
中山市竹源创业工业园经过改造,用地容积率由0.6提升至2.3,现在已有近10栋高层工业厂房,以租赁形式提供给企业。该工业园负责人林兴泉说:“园区如今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驻。”
同样在中山,横栏镇新明旺电商工业园改造后,建筑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多。“新政策下,厂房和地块可以改造、分割成单元、层来出售,中小企业购买成本大大降低。盘活了大量的闲置厂房和物业,让其价值变得有形、可交易。”工业园董事长胡超雄表示。
目前,中山已累计盘活工业用地2.3万亩,解决了42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用地问题。其中,广东游戏游艺文化产业城项目现已建成16.5万平方米(共18幢)产业总部大楼,吸引了40多家名牌企业进驻。
中山的探索,正是广东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利用率来降低用地成本的缩影。去年8月至今,广东省亮出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政策“大招”,取得初步成效。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透露,各项优惠政策已为广东企业省了超过百亿元的用地成本。其中,全省共有178宗地享受了优先发展产业地价7折优惠政策,面积779公顷,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63亿元;全省67宗地享受了弹性出让地价优惠政策,面积972公顷,为企业节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40亿元。(记者 肖乃花)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