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向液晶面板厂招商谁会捷足先登
在南海奇美、广州LGD、深圳“中华映管”、惠州TCL等多个液晶模组项目相继落户之后,广东已成为液晶电视模组集聚的基地。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彭平昨天(22日)在“2008奇美电子中国高清数字电视论坛”上说,今年广东还将争取引进更上游的液晶面板项目。彭平说,广东会提供资金、土地,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上马液晶面板项目,以支持CRT产业向平板产业转型。
尽管目前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对液晶面板的海外投资均有产业限制政策,但是,彭平在接受《头部财经日报》采访时却认为,限制政策不是问题,关键是效率,要让厂家到广东来生产面板“有钱赚”。因此,广东正不断完善平板产业链,以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
其实,“深超”已在深圳上马了液晶面板的第五代生产线,在背后支持的便是台湾的鸿海,不过鸿海是通过它在香港的公司来投资的。
对于将液晶面板转移到中国大陆生产,拓圤产业研究所旗下亚研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平认为,台湾企业比较有机会捷足先登。但也有彩电企业的高层向本报记者透露,不排除韩资企业抢先一步的可能。
据国家2005年的相关政策,引进平板电视的关键部件和装备,2010年前免进口关税。彭平则强调说,2010很快就要到期。
鸿海集团的光电事业或许真正在大陆厦门开花。昨天,厦门市政府一位人士对《头部财经日报》透露:“有关项目常委会都通过了,规划投资额很大。”
但上述人士没有透露任何细节,包括落脚地及其相关布局,仅表示,厦门方面非常重视这一项目的推进。
消息称,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有意在厦门海沧区新阳工业园头部农场征地6平方公里,巨资打造光电王国。其中,一期工程用地规模大约80万平方米,初期招收工人4万名,仅厦门市所做的配套投入预计就将达10亿元人民币,项目加周围配套的投资可能要超过几百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鸿海旗下光电业务核心企业群创早有消息透露出来。该公司发言人许嘉成3月已对台湾媒体表示,为配合六代厂TFT前段产能扩充,群创决定在厦门设置液晶模块新厂,规划在2009年上半年投产。并提及厦门市的地理区位、税收优势,以及当地政府积极发展光电产业的信心。
此外,为就近服务华东客户,公司也将随着集团布局浙江嘉善,规划显示器与液晶电视组装业务。
“那应该是一座液晶模组厂。”著名调研机构Isuppli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之前,奇美、友达光电均已经在华东华南完成初步布局。
而且,大陆整机企业海信、TCL也正向这一领域持续迈进。去年,TCL曾将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的13.96亿元资金投向液晶电视模组项目。而海信电器的模组业务已扩展至二期,今年7月,将正式开工投产,届时年产将达150万片。
从现有众多厂家投资区域来看,配套环境蕞好的华南依旧是核心区域。此前,奇美已经多次增资佛山,而今年初,友达光电也再次扩充了生产线。
而作为全球蕞大的代工企业,鸿海在光电领域布局已久,这也是它的6C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
经过将液晶模组与电视整机中电源、主板、机构件的整合,液晶电视的整机成本可以降低10%。这对于利润率一般在5%~6%的彩电厂而言已相当可观。
面对外资平板的猛烈进攻,海信、创维、康佳、TCL、长虹、海尔、厦华等国内彩电厂家的代表昨天齐集“2008奇美电子中国高清数字电视论坛”,研讨液晶模组与电视整机一体化方案,以推出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液晶电视。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视面板技术应用开发处处长陈政嵘向《头部财经日报》表示,经过将液晶模组与电视整机中电源、主板、机构件的整合,液晶电视的整机成本可以降低10%。这对于利润率一般在5%~6%的彩电厂而言已相当可观。
广东是全球蕞大的彩电生产基地,2007年10月奇美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投产液晶模组工厂,那是奇美全球蕞大的液晶模组工厂。今年该厂二期工程已经动工,2009年年底其液晶模组的月产能将达到200万片。
不过,奇美如今却遭到另一个面板巨头LG Display公司(下称“LGD”,其前身为LG-飞利浦)的有力挑战。LGD的广州液晶模组工厂今年4月9日竣工,预计今年年底月产量可超150万片;其二期工程明年开建,2010年年末该厂可年产4000万片液晶模组。
据了解,去年中国市场平板电视的销量约800万台,中国本土彩电企业占有其中50%的份额,而奇美和LGD占中国本土彩电液晶屏供应量的八成份额。
今年,全球蕞大的液晶电视供应商三星、索尼通过低价策略大力提升其市场占有率。不过,中国企业并不是没有机会。奇美电子电视面板事业总处处长陈立宜认为,北美、欧洲、中国占了全球液晶电视80%的需求,这其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一。就中国市场而言,中国彩电企业在销售网络、消费者了解方面较有优势。
陈政嵘也指出,全球21英寸以下的小尺寸电视市场一年有7000万台的容量,不过现在无论是CRT(显像管)还是LCD(液晶)在小尺寸领域的销量都是下降的,因此这一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而华南的彩电厂一年小尺寸彩电的供货量达到3500万台。
“如何通过一体化设计,令液晶电视价格大幅下降,抢占这一空间,正是机会所在。”陈政荣估计,今年22英寸液晶电视的售价有可能降至1500元以下。
LGD也同样看到了一体化的力量。因而,LGD广州工厂已经将创维吸引至其对面建立一座液晶电视整机工厂,双方还将合资建立联合研发公司,优化模组与整机一体化方案。
陈政嵘透露,奇美推出的“第二代南海机型”经过将液晶模组与电视整机重叠部件的整合,使机构件、电源、主板的成本都分别下降了50%。
LGD深圳有限公司TV营销部副总经理奇铉珉也说,液晶模组与电视整机之间还有很大整合空间,比如,两者一旦一体化生产,液晶模组后面的贴板就可以省去,从而节省成本。
今年,创维、康佳、TCL等纷纷涉足上游液晶模组。陈政嵘认为,彩电整机厂向模组整合是必然趋势,但会碰到三个问题,即需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技术积累和设计能力。而一体化合作,将为整机厂了解模组技术提供捷径。
全球液晶产能的急剧扩张,也促使LGD、奇美力推一体化方案。去年下半年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年下半年随着多条生产线的投产将有可能发生逆转。目前,奇美已向海信的模组项目提供液晶面板。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