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三聚”打造产业集聚地

admin9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1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 通讯员 赵俊杰

  近日,广东农业频频亮出耀眼成绩单:2012年至2021年,广东农业总产值连上4个千亿新台阶;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7年的全国第6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2.46∶1;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4.18亿元,同比增长6.5%。

  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农产品生产区域特色越来越明显:茂名、湛江、肇庆、梅州、江门和河源等六市生产了全省58.3%的稻谷;湛江生产了全省90.4%的菠萝;梅州生产了全省80.8%的柚子……农业产业集聚的效应不断放大,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已成为聚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其吸引的要素集聚、科技集成、主体集合、产业集群,正推动广东农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新的动力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农业经济总量加快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总产值连续跨越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8000亿元大关,至2021年达到8305.84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广东农产品生产区域特色增强。2013年—2021年,广东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农产品生产区域特色不断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其中,2021年,茂名、湛江、肇庆、梅州、江门和河源等六市生产了全省58.3%的稻谷;湛江生产了全省超九成的糖蔗;韶关和梅州市生产了全省79.3%的烟叶;广州、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清远等七市的蔬菜产量占全省的64.9%;湛江、茂名、肇庆和梅州等四市的园林水果产量占全省的61.6%;湛江和茂名香蕉产量占全省的66.4%;湛江生产了全省90.4%的菠萝;柚子是梅州市的特产,占全省的80.8%;茂名市是荔枝和龙眼生产大市,产量占全省的38.3%和52.0%;河源、韶关和清远三市的桃子产量占全省的89.5%;梅州、潮州和揭阳等三市茶叶产量占全省的58.2%;肇庆、茂名、云浮、湛江和梅州等五市的中草药播种面积占全省的70.7%;韶关、江门、湛江、茂名、肇庆、阳江、清远等七市的猪肉产量占全省的68.0%;茂名、肇庆和云浮等三市的禽肉产量占全省的39.0%。

  广东农产品生产区域特色越来越明显,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就是2018年以来广东大力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构建起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梯次发展格局,现代农业产业园正成为广东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就在9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7年的全国第6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4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2.46∶1。此外,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4.18亿元,同比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8元,增长5.8%。

  其中,广东投入75亿元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版成为亮点。近年来,广东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为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2021年至2023年,省财政再安排75亿元开展第二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产业园2.0版。目前,广东已创建18个国家级、288个省级、7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主要农业县主导产业和主要特色品种全覆盖。

  创新投入机制,激发全社会投资热情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把推进工业升级的“园区模式”借鉴到农业发展中。产业园聚集着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等现代生产要素,能够形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可有力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高位推动,是广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蕞具特色的工作方法。2017年以来,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委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广东省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出台21条专项扶持政策,有效破解“人地钱”瓶颈制约,聚合资源要素高质量推进产业园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关键是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统筹用好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解决好“钱”的问题。为此,广东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至2020年,省财政共安排75亿元扶持省级产业园。2021年至2023年,省财政继续新增75亿元,支持打造产业园2.0版。对于每个省级产业园,广东省财政都大手笔地拨付5000万元补助资金。

  “敢为天下先”的广东,这次同样秉承尊重市场、尊重企业主体地位的优良传统,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进行了一次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一改过去财政资金层层下拨到市县财政部门,转为直接拨付企业等实施主体,减少拨付层级,给予企业充分自主权。为了保证企业将资金用到实处,广东同时实行财政资金鼓励清单、允许清单和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管理,规定不能干什么、允许干什么、鼓励干什么,明确政策导向性,把钱花到“刀刃”上。同时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政府,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这种体制创新大大激发了企业投资热情。四年多来,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农业产业发展了,品牌打响了,企业壮大了,农民增收了,真正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截至2021年年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际总投资362.2亿元,省级财政资金撬动地方、社会资金的比例为1:4.8;主导产业总产值3031亿元,二三产业产值超过一半;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年,比建设前增长26.7%。

  与此同时,广东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开发金融产品,成立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制定《广东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品手册》,发布金融产品109项,为实施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险保障,仅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对产业园的贷款余额已超200亿元。同时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广东乡村振兴板”,目前已有137家涉农企业挂牌,41家企业获银行融资授信约22亿元,35家企业实现银行融资超5.5亿元,10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超18.5亿元。

  就在9月16日,英德市红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英德市英州红茶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在广东乡村振兴板正式鸣锣挂牌。至此,英德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有3家茶叶企业进入广东乡村振兴板,其中挂牌交易企业2家,挂牌展示企业1家,挂牌茶叶类企业数量在广东省内居于前列,展现了英德红茶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实力。也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巧用用地指标奖励,发展二三产有奖励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企业入驻园区,还要解决二三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问题。目前,全省已为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累计新增建设用地1.63万亩。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加大了建设用地指标奖励。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农产品冷链、物流仓储、产地批发市场和小微企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项目的,省级将按照“三旧”改造政策标准予以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这解决的是之前广东农业加工跟不上、产业链条短等问题。

  现在再看广东各地的优势产业,荔枝、菠萝、龙眼、柚子等“果盘子”不仅供应充足、品质提升,产业还不断往纵深处延伸,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发展。以梅州柚子为例,目前正值蜜柚上市旺季,梅州市大埔县蜜柚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园区内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全自动化生产线将一颗颗蜜柚进行精深加工。在这里,一个小小的柚子“变身”成数十种商品,涵盖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领域,实现了精准种、精准管、精准采、精准卖。

  吸引人才集聚,产业园建起创业创新孵化基地

  广阔的乡村振兴大舞台,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伊始,就已加强合作千方百计引入人才。

  通过推动产业园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效稳定合作关系,广东创新“院地合作”“校地合作”模式,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每个产业园对接3至4个专家团队,吸引科技人才全方位提供科技服务。同时积极打造平台聚人才,建立了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产业园搭建科教服务平台,与科研院所共建88个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分布式服务站、产业学院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推广平台。目前,广东还在产业园创建了100个县级农业科技服务驿站,组建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为产业园提供柔性人才支撑。

  就在今年,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又有了新的担当。广东将把产业园作为加强就业帮扶的重要平台,优先吸纳园区周边有意愿参与就业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入园就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园也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第二轮产业园鼓励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已建设一批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吸引和鼓励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毕业生返乡进入产业园创业创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广东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H5读懂丨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业聚集地

H5读懂丨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产业聚集地

  2018年以来,广东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打造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累计建设18个国家级、28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主要农业县和岭南特色主导产业实现全覆盖。下面,请跟随我们的H5读懂,一起探索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究竟是如何迈出大步子吧!(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文案/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卉 许悦 刘佳宁   H5制作...

“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省际农业交流合作暨广东预制菜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会在我市举办

“南品北上北品南下”省际农业交流合作暨广东预制菜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会在我市举办

  “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省际农业交流合作 暨广东预制菜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会在我市举办   闫继红陈东郑红维致辞 罗惠兰出席   以菜为媒谋发展,粤冀携手续华章。3月14日,“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省际农业交流合作暨广东预制菜走进京津冀宣传推介会在我市举办。市长闫继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红维致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

一批重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将在广州南沙建成

一批重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将在广州南沙建成

  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28日电 (程景伟 陈赞亮 赖海臻)记者日前从广东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获悉,2021年,该集团将加快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建成明珠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渔业产业园综合管理中心、数字农业观光园,加快建设鱼菜共生4.0项目、数字渔场等项目建设,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   记者日前走进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

产业园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

产业园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

  近年来,广东清远英德市立足岭南红茶特色产业优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践行“把生态装进茶杯里”的绿色发展理念,示范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园创建以来,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茶叶生产基地作为主导产业提升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对茶园陆续进行了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引入种植管理机械和生物防控...

借高铁东风大别山革命老区插上高质量发展翅膀

借高铁东风大别山革命老区插上高质量发展翅膀

  巍巍大别山,红旗永飘扬。作为革命老区的湖北黄冈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4月22日,湖北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黄黄高铁开通后,黄州、浠水、蕲春、武穴、黄梅等地进入“高铁时代”,对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车在革命老区大地飞驰,让宁静的山乡焕发生机。...

全省首个!总投资28亿元!广州高新区这个产业园一期建成!

全省首个!总投资28亿元!广州高新区这个产业园一期建成!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省首个!总投资28亿元!广州高新区这个产业园一期建成!   △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一期   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区位:项目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北侧,...

千余家龙头企业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千余家龙头企业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正月十六,天气晴朗。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惠州丝苗米基地内,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机闹春耕现场会在这里进行,打响了今年广东农业生产的头部***。   作为惠州市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建设主体之一,海纳农业挺在生产一线,以发展产业带动农民高质量增产增收。“近2年,基地开展农技培训63场,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次,培养了大批农村实用型人才,提升惠州市优...

南粤金沙菁英汇产业园正式奠基

南粤金沙菁英汇产业园正式奠基

  9月2日,南粤金沙菁英汇产业园奠基仪式在金沙洲浔峰岗成功举行。该项目总投资近12亿元,建设周期为三年,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届时一座地标性现代产业园创新服务综合体将耸立广佛同城桥头堡,为广佛同城高质量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建设增添新动能。   南粤金沙菁英汇产业园位于金沙街浔峰岗地铁站西南侧,该项目是《白云区村集体建设用地产业导入指导》出台后,金沙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