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省21地市政府工作报告亮相锚定“制造业当家”

admin8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6

  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

  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成...

  我国已批复80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中国企业维持...

  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 全国水生态...

  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成功发行

  我国新一代高性能超大型集装箱船出...

  去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

  粤东交通动脉梅龙高铁东江特大桥合龙

  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

  我国首次主持制订铁路电气化技术领...

  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正式上...

  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成...

  我国已批复80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中国企业维持...

  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 全国水生态...

  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在港成功发行

  我国新一代高性能超大型集装箱船出...

  去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

  粤东交通动脉梅龙高铁东江特大桥合龙

  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

  我国首次主持制订铁路电气化技术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26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广东靠制造业起家,新征程上要坚持制造业当家,把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坚持制造业当家,这个“家”全省该如何当?

  截至2月23日,全省21地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亮相,各地“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施工图”愈发清晰。

  ——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全省各地工业投资上演“竞速赛”,工业发展动力强劲;

  ——持续发力“新经济”“新赛道”,提前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等,全省各地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展开新图景;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各地“双向奔赴”转出新优势。

  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从“制造业立省”到“制造业当家”,为了“再造一个新广东”,全省各地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找新方向新动能。

  没有工业投资当家,就没有制造业当家。

  近年来,广东工业投资连续两年保持较高增速,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与江苏仍有较大差距,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广东工业发展的后劲。

  今年,广东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力争推动2023年全省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发挥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从全省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积极启动工业投资跃升计划,以有力措施推动工业投资持续改观,成为各地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

  在这场工业投资“竞速赛”中,广深两地工业投资竞相提速。

  深圳提出,大力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计划,全年推动支持12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工业投资规模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19.2%。

  广州也在工业投资上持续发力。2022年,广州工业投资1230亿元,增长11%,连续4年稳定在千亿元以上。2023年,广州提出“力争工业投资超1800亿元”的新目标。

  比学赶超,赛龙夺锦,工业投资也成为“危中寻机”赶超抓手。

  中山提出“工业投资增长60%”的年度目标,在增速上远超其他地市。在这背后,是中山转型升级的“危机感”。近年来,受土地资源限制及历史瓶颈问题影响,中山工业投资一度下降。近三年,中山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49.8%、31.6%和20.4%,连续实现大幅增长。提出60%这一增速目标,可见中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这方面,惠州早已做出示范。2022年,惠州市GDP同比增长4.2%,增速位居全省头部,背后是工业快速增长带来的“压舱石”作用。

  从2020年到2022年,惠州的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23.6%、50.5%、42.1%,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26.8%、33.1%、43.2%,投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可见,GDP的“稳”,得益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的“进”,工业投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佛山提出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东莞强调把工业投资作为生命线来抓,计划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00亿元以上;江门和珠海则都在力争实现工业投资超千亿元的目标……全省各地发力工业投资,释放出“制造业当家”的强烈信号。

  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在高质量发展要求“制造”向“智造”转变的当下,制造业俨然成为创新成果和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

  今年,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上,广东将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今年,几乎所有地市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数字化改造来实现提质增效,并提出具体的目标数。

  比如,广州将推动317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佛山计划新增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车间80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55%;惠州计划新增35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云浮将推动4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河源推动320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代表着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领先水平的“灯塔工厂”,也被广州、佛山、东莞等多个地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其中,东莞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工厂(车间)、申报“灯塔工厂”,打造不少于4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1000家。

  除了以数字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外,各地在产业布局上,也持续发力“新经济”“新赛道”,新型储能产业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这一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广东将其作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培育打造。

  为此,广东将建立健全储能产业支持体系,加快产业布局、科技攻关,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储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同时,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大数据中心等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

  而从各地的部署看,佛山将推动新型储能等产业加快发展,前瞻布局绿色氢能、循环经济、显示装备、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惠州将推动亿纬动力电池三期和四期投产,加快打造储能电池“链主”企业,招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形成“以大带小”产业协作生态圈;肇庆将积极培育新型储能产业,抓好储能项目建设和招商,以瑞庆时代、理士电源等为龙头谋划新型储能产业园,构建储能制造及应用场景开拓产业链。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也在推动布局新型储能产业。

  韶关将加快推进一批汽车零部件和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建设;汕头将大力引进风电配套及储能企业,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汕尾将在新型储能、硅能源等领域招引一批龙头项目,推动制氢、储能、碳捕捉、碳中和等产业加快发展;梅州则提出实施新能源及储能专项规划,推动新能源在工业等领域应用,提高新能源消费比重。

  新型储能是催生能源工业新业态、打造经济新引擎的突破口之一,全省各地抢抓机遇,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有望推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是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有序转移。

  在各地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域产业合作、推进省级重点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等内容频现。

  其中,韶关将集约高效建设县域产业转移工业园,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

  汕尾将引进珠三角地区超亿元制造业企业120家、投资额600亿元以上,并加快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探索产值、税收、能耗等指标分享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增强珠三角转出地、转出企业的“转出”动力。

  潮州的探索也尤为引人注目,其将把握与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重大战略机遇,探索推进澄饶联围片区合作开发建设。潮州日前印发的《关于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建立深潮对口帮扶协作机制。

  具体来说,潮州将争取珠三角地区在潮州布局建设“飞地经济”,探索通过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或招商展示平台等方式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积极打造一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合作区内产生的税收收入市(县、区)留成部分,符合条件的由共建双方商定在一定时间内留存园区用于发展,期限届满后可以适当方式分享。

  产业转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过程。

  当前,一场跨越80多公里的产业共建尝试正在进行中。广东省和广州、清远两市都已推出相关政策,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并鼓励一批纺织加工制造业企业率先实现转移。

  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珠三角地区保留产业链上的高端链条,即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价值增值度高、利润丰厚的环节;引导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强与纺织服装核心和重点城市开展产业共建、产业合作、优势互补,出台针对性优惠政策,积极有序承接产能转移、产业链供应链部分环节转移。

  事实上,在工业化的早期探索中,开放市场带来的各种要素自由流动,让广东抓住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契机,形成完备工业体系。

  而随着工业化发展进入中后期,推动珠三角地区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两翼和山区转移,既能带动自身的产业升级,也能缩小区域差距。

  自2008年起,广东掀起一股产业转移潮,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于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自201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对口帮扶协作已开展了三轮,今年将开始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

  “近年来,广东省内地市之间的企业跨地区流动日益增加,不仅是珠三角地市企业生产制造环节流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市一些大企业也在广州、深圳等地创办研究院。”在广东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王珺看来,当更多制造业环节分散到各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对地区发展的联动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前两个月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同比继续保持增长

  突破6万亿美元 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协同发力 做好“十四五”时期就业工作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广西崇左:“中国糖都”的甜蜜变化

  上台阶挑大梁,央企迈向高质量发展

  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稳经济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 助力中小微企业“强筋健骨”

  稳投资 促消费 稳外贸 乘势而上开好局起好步

  硅料供应偏紧 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

  视频平台“教授开讲” 知识的大众化传播不必正襟危坐

  推动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国家卫健委发文推广三明经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举报流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广东工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广东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委会招聘总成绩及入围体检人员和体检事项公告

2022广东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委会招聘总成绩及入围体检人员和体检事项公告

  广东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带来消息:2022广东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委会招聘总成绩及入围体检人员和体检事项公告,更多斗门区事业单位招聘相关信息可以查看:广东事业单位职位表广东中公事业单位报考指南。推荐加入广东事业单位备考群   现将珠海市新青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总成绩及入围体检人员和体检事项公告如下:   1.入职体检需在三甲...

2023广东》汕头市贵屿工业园区集中拆解楼D区消防改造工程招标

2023广东》汕头市贵屿工业园区集中拆解楼D区消防改造工程招标

  太突然,一地升至“中风险”!这6类人尤其要小心   2023-03-13 07:57:16   特朗普有望高票当选2024共和党候选人,中国应做好这些蕞坏的打算   2023-03-15 13:17:48   “晚年不会卧床的”4大生肖女,寿命长,生命力强,钱财多   2023-03-14 2...

ie经理(震雄工业园(深圳)有限公司)

ie经理(震雄工业园(深圳)有限公司)

  投递须知:该职位由企业通过授权猎聘发布在百度百聘,百度无法保证该职位真实性和有效性,建议您谨慎投递。   防骗指南:又到一年求职旺季,网络求职需要谨慎,下面是小编精心挑选的防骗精华,找工作一定要看哦!查看更多   工作职责: 1、通过各种IE手法和精益生产手法推动作业持续改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策划精益作业专案及推动实施,合理利用作业设施...

主导产业持续发力 汕头高新区打造创新策源地

主导产业持续发力 汕头高新区打造创新策源地

  今年以来,汕头高新区相继出台“科技创新25条”“人才新政12条”等,为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地注入新动能,培育、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其中,《汕头高新区关于促进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及其配套政策出台后,截至目前已兑现三批次政策红利,惠及区内多家企业,共104人次获益补助。   近日,在汕头高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交流对接会上,汕头高新区管委会、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汕头电...

产值百亿的汽车园落户深汕越来越多深企选择深汕作为“第二落点”

产值百亿的汽车园落户深汕越来越多深企选择深汕作为“第二落点”

  日前广东发布制造业“十四五”规划,汽车产业被列为广东继续做强做优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深圳则成为广东汽车产业布局的核心城市。几天后,深圳发力汽车产业就有大动作。   8月13日,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深汕)项目的合作意向。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都出席了签约仪式。...

光大头条广东光大二季度要闻回顾

光大头条广东光大二季度要闻回顾

  扎实推进工业园、商业、住宅等工程建设   光大We谷荣获“东莞市软件园2021年度蕞佳园区”荣誉,园区年度运营服务实力得到高度认可   光大•新生活商业中心开工奠基仪式圆满举行,启幕灵山光大在城南新区商业新时代,打造灵山商业新地标   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暨东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中心在光大We谷举行揭牌仪式,落地项目将助力东...

到2025年广东要打造22个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

到2025年广东要打造22个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到2025年 广东要打造22个产值超千亿元工业园区   广东印发“制造业19条”,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泽云 沈钊 汪海晏   近日,广东印...

喜讯!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跻身广东十大科创示范园

喜讯!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跻身广东十大科创示范园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记者从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获悉,该区现建有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和水产产业园),构建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级梯次发展格局,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惠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