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州东部中心已成形起势!一文详解“三座特色城”

admin8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44

  《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已于今年初尘埃落定,“两江东进”战略的号角声愈发嘹亮,明确落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主抓黄埔、开拓增城,“东部中心”跃然纸上。

  广州组织编制了《广州东部中心总体规划》(下称《规划》),依托黄埔产业基础扎实和增城空间广阔的比较优势,以及“三客一货”的铁路枢纽集群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良好基础,将黄埔与增城两区连接区域约896平方公里规划成为广州东部中心,谋划综合门户枢纽能级提升,聚力建设广州“三脉”“三轴”“三核”战略部署下的“现代活力核”。

  南都记者了解到,广州加快东部中心建设已成形起势,聚焦交通门户、产业脊梁、绿美城区、公服提升、土地提效五大方面制定行动计划,形成近期建设项目库和作战图,正在加快推进实施落地,争取实现三年见成效。

  广州东部中心空间结构示意图。通讯员供图

  基于东部中心枢纽强地、制造高地、生态优地、发展有地四大比较优势,本次《规划》聚焦“现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面向华东、联动广深、协同莞惠,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挺起城市发展的产业硬支撑、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

  东部中心描绘着三大发展愿景,即建设成为开放高效绿色的门户之城、挺起产业脊梁的创智之城、青春活力共享的山水之城,并主动承担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门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四大核心功能定位,北联知识城、南联狮子洋,总体构建“一带四轴、双城三片”的多组团空间结构。

  其中,“一带”即珠江-东江高质量发展带。承接“两江东进”发展动能,连通珠江与东江一体化打造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带。

  “四轴”即承接广州活力创新轴发展动能的四条创新智造轴线。自西向东分别为科城创新轴、海丝智造轴、香山智造轴、增江创新轴,加快黄埔、增城两区创新资源沿轴聚集,全面提升东部中心协同创新能力。

  “双城”即海丝城、东江城。双城共同组成广州东部中心的核心城区,建设广州国际交往中心重要承载地。海丝城建设全球创新港城,打造海丝交往中心;东江城打造面向湾区东岸的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

  “三片”即三大新兴产城融合片区。科学城-知识城南片区推动提质增效,打造国际智造中心;南香山片区集聚科研院所和超级工厂,打造生态型智造高地;荔湖新城片区预留专精特新产业高品质空间,打造科创湖区。

  作为广州面向华东、海西城市群的战略门户,东部中心是助力广州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拓展“双循环”战略格局经济纵深的重要一环,是广州重要的“枢纽强地”。

  这里汇聚了“三客一货”枢纽集群,将实现“多点布局、多站到发、就近乘车”目标,规划年总到发量超1亿人次。

  因此,《规划》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力支撑广州强化中心城市门户枢纽功能、高水平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广州东部中心“三客一货”的铁路枢纽集群,并依托增城西站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与南沙新区、北部增长极等重大交通枢纽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提升贸易、创新、人才等资源要素综合控制力。坚持公交优先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打造地区连续的绿道、碧道为一体的绿色交通系统。

  为通达世界,增强全球链接服务功能,东部中心将加强空港互联互通,推动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两大国际空港的快速高效联系。提升港口枢纽能级,大力整合优化码头资源,加快完善码头基础设施和口岸疏港路网建设。

  同时,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增城西站为核心,建设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打造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外贸综合服务,打造广州东部国际物流港,成为连接“”的国际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

  为辐射全国,提升综合门户枢纽能级,东部中心将构建“三客一货”枢纽集群,以新塘站为核心实现多点布局、多站到发、就近乘车,面向未来打造广州东部枢纽集群,共同提升枢纽整体能级和服务水平。在现状广深铁路、广汕高铁和广石铁路的基础上,完善对外铁路通道网络,规划新增广珠(澳)高铁和广深高铁新通道,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为融通湾区,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东部中心将构建区域高速轨道骨架,实现海丝城、东江城30分钟与广州中心城区、南沙中心互达,1小时与湾区其他主要城市互达。同时,加快补齐过江通道突出短板,聚焦高质量一体化,深化跨江融合发展,实现穗莞惠三地互联互通。

  此外,东部中心还要打造“活力东部”,建设内联外畅交通体系。这就包括,要建设强连通、广覆盖的轨道交通网络与“七横八纵”骨架路网体系,串联各产业组团,实现生产要素之间快速流动,完善高速转换节点,加快地区对外集散能力。构建功能完备的东部中心骨干道路网,加强黄埔、增城两区互融通道建设。

  历经多年的实施建设,以黄埔、增城为主体的东部区域已经成为广州制造业的核心集聚地,集聚了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新型显示、半导体、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

  据统计,东部中心汇聚全市约1/4的高新企业,贡献了全市超40%的工业总产值,是广州市重要的“制造高地”。

  《规划》提出,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充分发挥广州东部中心制造业集聚优势的引领作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区,推动先进制造业链条化集聚、高端化发展,推动科技与产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不仅如此,要支撑打造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全面强化面向湾区东岸的产业集聚辐射能力,协同横琴、前海、南沙共同推动“黄金内湾”能级跃升,加快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挥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的高能级产业功能集聚与辐射作用,促进与中心城区、南沙两大核心联动发展,对国家知识中心城、狮子洋增长极两大极点及周边节点带动发展。

  根据《规划》,东部中心将构建“3+2+X”现代产业体系,即重点发展“与集成电路(芯)、新型显示(显)”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车)、生物医药(药)“3”大先进制造业,提升以“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智造金融、总部商务”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智能家居、食品饮料、日用化工”为核心的都市消费工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X”个新兴潜力产业和未来产业。

  同时,东部中心注重集中连片发展,将优化“14+4”产业空间格局,推动科学城与增城开发区扩区和提质增效,统筹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布局14个先进制造业组团和4个现代服务业组团,实现产业空间集聚集群集约。

  面向制造,布局270平方公里的大产业、大平台;围绕服务,布局120平方公里连片现代服务业空间;战略留白,预留创发展及培育空间。

  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是东部中心的一大使命。一方面,这里要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基地,推进新型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建设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另一方面,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水平建设科创产业联动发展平台,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此外,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国家级侨梦苑创新中心,吸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东部中心背靠九连山脉,面朝东江入海,自古以来便是扼守珠江和东江的生态与历史门户,素有“三樵九塔守一湾,水陆驿站连东西”美誉。北部延续帽峰山的三条余脉:龙头山、马头山-小白云山、南香山,天然形成生态屏障;南临珠江与东江,享有长约50公里的滨江岸线。

  与此同时,东部中心的历史文化悠久,南海神庙和扶胥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积淀了丰富悠久的海丝文化、甘泉心学文化以及岭南水乡文化,是广州市重要的“生态文化优地”。

  为此《规划》提出,东部中心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充分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营造传承赓续“老广州”、助力开创“新广州”的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区图景,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人城产”融合共生发展。吸引高素质年轻人口,增强城市发展活力,为年轻人就业、创业、落户、安居等提供全周期服务,打造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令人向往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

  这里将是广州东部的“绿美名片”。根据《规划》,东部中心要依托“三山入城、九脉通海”的自然本底,构建依山傍水、碧波相连、园翠林密的绿美生态格局,塑造水美产兴碧带体系,打造全域公园城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盎然场景。

  为营造空间特色,东部中心将开展高水平城市设计,绘好山水天际线,做好水文章,塑造门户节点与精致街区,充分展现世界水准、中国气派、湾区特色、岭南风韵。

  建设过程将坚持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弘扬海丝文化、甘泉文化,打造具有岭南魅力、东江特色的文化精品,塑造魅力多元的国际海丝门户、岭南山水名城、理学文化之都。延续“三山落脉文教兴、两江入海水绕城”的人文历史格局,打造“三区三径”的特色主题文旅体系。

  这里也将是品质宜居的东部中心。根据《规划》,东部中心将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人民乐享美好生活的现代化城区。科学布局多层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引入优质多元区域服务设施,建设助力创新发展的产业服务设施。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惠州市惠城区园区推介:雄韬·东江先进制造科技城

惠州市惠城区园区推介:雄韬·东江先进制造科技城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惠州市惠城区园区推介:雄韬·东江先进制造科技城   项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东江湾高新产业园水口片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园区占地面积14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5万㎡,由16栋楼组成,园区绿化率高,地下停车位1200个车位,地面配套货车停...

水口设高企培育集训营

水口设高企培育集训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在水口生活,看「惠州水口仔」公众号   信息来源:今日惠州网、惠州头条APP   原标题:惠城水口设高企培育集训营 助企方便快捷低成本申报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

高企培育集训营揭牌

高企培育集训营揭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也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生力军。为帮助和鼓励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创新创造,日前,水口街道“育高企 促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系列活动暨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贯举办,吸引了辖区近百家企业参与互动,交流热烈。   为全面解读国高认定评审,帮助企业拿下高企证书,本次宣讲培训会邀请了中科为惠州公司...

我市两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

我市两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

  日前,省经信厅公布了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头部批)培育名单,全省17个集群入选。绵阳市柔性显示产业集群、绵阳市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名列其中。   据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期为三年,每年考核一次。对纳入培育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赛马机制遴选优胜,按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等政策,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给予激励支持,用于支持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中小企业协同配套项目、公共...

深圳构建525平方公里20+20产业空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正式发布

深圳构建525平方公里20+20产业空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正式发布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秦绮蔚)作为深圳年度蕞重要的城市规划之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科技创新局联合编制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12月19日正式发布。   该《规划》面向2035年前瞻布局深圳20 20产业空间总体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带一轴三核四极!广州各区共建空间新格局路径图来了

一带一轴三核四极!广州各区共建空间新格局路径图来了

  上周的3月5日,广州11区及空港经济区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区级总规)全部获广州市政府批复,意味着各区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细化落实得以明确。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市级总规)于2024年9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以向南、向东融湾发展为总体方向,优化形成“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