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近6亿!中山黄圃腊味、三角生鱼省级产业园建设动工
5月18日,中山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下称:产业园)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黄圃镇举行。活动宣告黄圃腊味、三角生鱼省级产业园启动建设,为中山市第二批省级产业园打响开工“头部炮”,提振了产业园建设的信心与热情,推动产业园项目更快更好落地。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金敏、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党委副书记、镇长梁煊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加工所主任唐道邦、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黄圃镇、三角镇、小榄镇、横栏镇、坦洲镇、三乡镇、神湾镇分管领导,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科室、产业园实施主体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活动。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金敏(左三),黄圃镇党委书记梁泳辉(左四)、党委副书记、镇长梁煊华(左二)等市镇领导共同推杆,启动重点项目动工仪式。
黄圃腊味、三角生鱼是中山市农业特色产业,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前景良好,2021年12月,成功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黄圃镇腊味产业园总投资2.86亿元,园区规划“一核四区”布局方案,即黄圃腊味产业园核心区、原料基地建设区、一二三产融合区、人文旅游产业区、物流园区;将实施5G养殖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项目、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腊味行业规模化自动化装备升级项目、科技支撑项目、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产业园核心区基础设施完善项目等七大重点建设项目;目标推动产业年产值年均增长12%以上,实现到2023年腊味产业产值超40亿元。
三角镇生鱼产业园总投资超3亿元,计划实施项目共15项,预计年内开工12项。在巩固头部产业同时,补齐第二、第三产业短板。产业园将建设现代化生鱼加工基地,建立生鱼产业园冷链流通运输队伍,推动美丽鱼塘建设。通过产业园建设,预计3-5年内,推动三角镇生鱼面积从1.1万亩扩至2.5万亩,年产商品生鱼20万吨,年产值超30亿元,将生鱼产业打造成三角镇乃至中山市农业支柱产业。
黄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煊华在致辞中表示,黄圃镇将加大力度推进腊味产业园建设,推动腊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打通全产业链,建成生态环境可持续、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特色产业园,争取将黄圃腊味打造成中山市的百亿产业。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邓金敏提到,为推动产业园项目实施,中山市印发《2021-2023年中山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将以一个核心园、多个优势区、多个精品区模式开展产业园建设。中山市将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抓龙头、创品牌,进一步推动种养循环及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产业数字化,为全市产业园树立标杆。
活动现场,黄圃镇、三角镇与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代表签约。黄圃镇与中山市汇成农业合作社、广东今荣食品有限公司,三角镇与中山市容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弘淼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黄圃镇与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代表签约。
三角镇与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代表签约。
据悉,黄圃镇是全国蕞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加工基地,有近140年产业发展史,目前全镇腊味厂企及配套产品企业达200余家,出产腊味制品达60多种,年产腊味超2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6亿元。腊味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头部。黄圃腊味已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纳入广东省级非遗名录。
生鱼是三角镇的传统水产养殖品种,经过近60年养殖发展,三角生鱼已形成集苗种生产、成鱼养殖、流通和加工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目前全镇生鱼养殖面积约1.1万亩,年产商品生鱼约8万吨,年产杂交生鱼苗超35亿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流通、配送等服务业环节,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7亿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