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山农行争做金融服务主力军

admin9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23

  金融,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与稳定器。2021年,农行中山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2亿元,在同业排名前列,务实支持中山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中山小榄天集智海项目产业园里,崭新的园区厂房林立,宽敞的生产车间、先进的制造设备,让人倍感振奋。园区引进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光电子为主导的产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产业,可容纳超1500家优质科技企业,创造百亿产值的产业园,是当地经济发展新蓝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年多时间,农行中山分行支持天集智海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唯一贷款银行发放3.2亿元支持这一省市重点项目、市金融扶持重点项目,助力跑出“动工”到“封顶”7个月的小榄新速度,使之成了全市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典范,为“小榄新速度”注入了金融动力。这是农行中山分行不断支持村级厂房、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以金融力量赋能“工改”加速的一个缩影。

  破解土地瓶颈,在广东中山是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的课题。困于村集体土地无法抵押等因素,业内缺乏匹配的、优质的金融产品助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前期,农行中山分行走访多个镇区、经联社和生产企业,联合业内知名信贷专家,深入开展大量的实地调研,结合各村镇工业园区改造的思路和相关企业的需求,率先创新推出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贷款-“农行工改贷”。该产品以用途广、期限长、担保方式灵活等产品优势,有力支持各村镇工业园区改造和企业发展需求。据了解,农行中山分行“工改贷”产品可用于农村工业园改造项目的前期费用,也可以用于改造项目中期、后期各项投入和费用,融资比例蕞高可达项目总投资的80%,贷款期限可为项目建设期+15年。至目前,该行已成功审批34个工改项目,覆盖12镇区,审批金额超过20亿元。

  中山农行把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经营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实施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累计审批省市重点项目超30个、审批金额超百亿元。

  疫情以来,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受到巨大挑战,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成为新课题。农行中山分行推进供应链线上融资业务,为供应链体系“输血”,全年为重点核心企业商圈内上下游的企业办理“链捷贷”业务307笔、金额5.7亿元。

  中山某专精特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有机硅光学新材料、UV光固化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下,该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流动资金不足,限制了公司生产规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急需一笔流动资金来研发、生产。在日常走访中获悉企业需求后,农行中山分行客户经理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经营背景,为企业推荐了农行“新创贷”产品,并顺利、高效为该公司投放“新创贷”1000万元,有效解决公司生产经营的燃眉之急。

  据悉,农行“新创贷”是农行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而创新的产品。该产品具有用途广、担保方式多、还款方式灵活、针对性强、贷款成本低等优点。

  事实上,为深入落实“六保”、“六稳”,农行中山分行一方面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通过丰富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贷款模式,全力对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高小微企业获贷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全年为中山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4亿元;一方面聚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落实减费让利惠企暖企政策,普惠贷款优惠利率持续下降,全年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4.11%,比上年下降0.12%,减费让利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1.3万家。

  2021年9月,广东农行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广东农行将把中山作为重点支持地区,给予中山市乡村振兴意向性授信500亿元。至2021年末,农行中山分行涉农贷款余额192.13亿元,同比增长33%,贷款余额和增长率位居全市银行业前列。

  中山市民众镇三墩村上三墩第二经济合作社鱼塘经营主冯先生,从农行获得了178万元的农户贷款,用于购买鱼苗、饲料。银行客户经理来到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运用金融科技便捷式设备采集农户信息,后台则高效快速审批,农户在家门口就贷到了款。在中山市各个乡镇村落,像冯先生这样因获得农行信贷资金而实现经营扩大的还有很多。

  农行中山分行还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全年累计向涉农地区发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2.34亿元,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水利工程、污水处理等项目。在乡村村务治理方面,该行以金融科技赋能数字乡村建设,2021年,该行为三乡镇桥头村开发全市首个智慧乡村服务平台,村民通过扫码办事、无感停车等享受到生活的便利,金融科技为这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增添了时代的气息。该行还上线“数字乡村”服务平台,用“互联网+”解决基层村务治理中存在的村务公开难、基层党建难、乡村治理难、产业发展难等问题,目前已有22个村居成为农行“数字乡村”平台的注册用户。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该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入驻镇帮镇扶村“组团”,选派15名金融助理派驻中山结对帮扶潮州市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融智”服务。

  农行中山民众支行,是农行中山分行打造的全市首家乡村振兴主题网点。疍家人的打渔船、民众水果之乡、红树林等元素巧妙地融入了网点的装修设计,吸引着附近村民街坊纷纷前来“打卡”。

  同样服务环境升级还有位于城区旧居民区的郊区支行,网点以“关爱长者,乐享人生”为主题,设置长者服务区,配备爱心座椅、拐棍夹、血压计、科学把脉仪、下棋区和按摩椅、呼叫联动装置等,还专配低位填单台和设置“特殊人群服务”爱心叫号服务,为特殊老年人开辟服务绿色通道,这些“适老化”金融服务便利了长者客户办理业务。

  据悉,2021年,农行中山分行对辖内85%的网点进行环境升级优化,除上述两个网点外,还创建5G智慧网点、悦读银行等特色网点,提升客户体验。

  农行中山分行通过网点的体验提升和数字化的引入,打通市民办事“蕞后一公里”。积极推进智慧场景建设,在智慧政务、智慧出行、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目前,该行80%以上的业务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网点引入的“超级柜台”等智能设备,实现多项业务的高效快速办理。社保卡自助发卡机,更是将社保卡的办理周期从2-3个月缩短到蕞快5分钟。为照顾因年老、身体障碍等不能到店办理业务的特殊群体,该行开辟绿色通道,全年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金融服务286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工改工】濠江区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释放土地效益 向 5 年完成 5300 亩“工改工”任务冲刺

【工改工】濠江区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利用释放土地效益 向 5 年完成 5300 亩“工改工”任务冲刺

  3 月 21 日上午,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声,在广东坚达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年产 17000 吨差别化化学纤维技术改造项目现场,向低效用地要空间、要效益的 工改工 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一边是新项目厂房的加速建设,一边是饱和订单的火热生产,两相映照下,正是企业克服用地难题、落实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的具体行动。   自我市 工改工 拉开序幕以来,濠江区以推进国有低...

不受猪周期影响?饲料添加剂厂商驱动力扩产能平抑厂房拆迁风险

不受猪周期影响?饲料添加剂厂商驱动力扩产能平抑厂房拆迁风险

  在猪周期下行、猪价下跌背景下,位于养殖产业上游的驱动力(838275,OC;前收盘价7.11元)却没有停下产能扩张的步伐。按照此前披露的进程,驱动力位于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园的厂房在8月20日就有新建生产线投产。据了解,该厂房承载驱动力年产9000吨造血营养产品的新增产能,而此前驱动力的相关产能为6000吨。   作为将要在北交所上市的新三板精选层66家公司之一,...

中意工业园

中意工业园

  中意园区坐落于东莞市塘厦镇田心工业区16号,园区内环境优美,周边设施齐全,距离莞深高速只有1公里。厂区内全部为一层至三层的标准厂房,大大小小共15栋。面积从几百平米到几千平米均有。厂区整体面积30000平方米。   【2017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十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取得新成效   广东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

人民日报:江苏昆山高新区加大服务初创型企业力度老厂区转型孵化器

人民日报:江苏昆山高新区加大服务初创型企业力度老厂区转型孵化器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在广东佛山、浙江台州和江苏昆山等地,改造村级工业园、推动产业链招商、建设工业孵化器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存量工业用地的开发利用效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拓宽了空间。   每天上班,路过一片工业大楼,赖珠兴总要多望几眼:“辛苦几年,破旧厂房终于成了高...

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在黄埔揭牌

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在黄埔揭牌

  9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运营中心举行2021粤港澳大湾区微纳传感器大会。一批智能传感器“专精特新”项目在会上签约,总投资规模近百亿元。全省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广东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和“广州市工业软件产业园”揭牌启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黄埔区有关领导及行...

全覆盖、全方位、全数字――广州市完成产业园用地情况总调查暨2021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工作

全覆盖、全方位、全数字――广州市完成产业园用地情况总调查暨2021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工作

  广州市自1984年起设立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目前共设立了9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在推动广州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是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平台。而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是资源要素保障水平的集中体现。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指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进...

关于发布和实施《广东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

关于发布和实施《广东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

  首页政务公开省政府公报2006年第4期   0 OO == StranLink_Obj) continue; if (OO.title != && OO.title != null) OO.title = StranText(OO.title); if (OO.alt != && OO.alt != null) OO.alt = S...

关于推进珠三角地区集体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建议

关于推进珠三角地区集体工业用地再开发的建议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发展模式为珠三角地区带来了巨额财富,村集体工业成为珠三角实现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由此诞生了遍布各个镇街的村集体工业小区(园)。但是,30多年来,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交替演进,伴随经济要素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逐渐拥挤。低效集体工业用地的大量存在,使城市形态表现得更为碎片化,用地结构也更为混乱。低效率的村集体工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