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全柔性显示基地全面亮相二期产线万片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柔宇科技全柔性显示基地全面亮相 二期产线
原标题:柔宇科技全柔性显示基地全面亮相 二期产线日,深圳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媒体体验日举办,《证券日报》记者来到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见证了柔宇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以及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也针对柔宇科技的战略、技术及产品,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柔宇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自鸿)
据负责人介绍,该条产线是完全由柔宇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这也是全球首条量产出货的全柔性显示屏量产线。”实际上,柔宇科技能够实现全柔性屏多项性能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OLED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是低温多晶硅技术(LTPS),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LCD液晶显示屏和固定曲面OLED屏产业,但实现可折叠的全柔性显示屏量产依然阻力重重。“柔性屏产品蕞大的问题就是它的良品率和正常情况下可以稳定使用的寿命,现在市面上三星和华为推出的一些产品,都或多或少的有折痕、镀膜错层以及一些安全性方面的问题。”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和ICT产业部总监陶旭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而柔宇主导的ULT-NSSP技术采用不同材料体系和不同制程工艺,大幅简化了整体生产流程,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良率和产品弯折可靠性均得到提升。“因为我们技术路线不一样,相对来说投资比较小,也因此我们在成本方面非常有竞争力。我们的柔派折叠屏手机,换一个屏幕价格,头部次是999元,第二次是2499元。这个价格大概只有友商的一半,甚至还不到。”刘自鸿在谈到公司的技术优势时,自豪地表示。
实际上,早年间,全球产业界曾普遍认为全柔性显示只是一个学术概念,远未成熟到可以工业化量产的阶段。不过经过多年的发展,柔性屏已成为目前手机创新的蕞大亮点之一,“其实手机行业的创新主要是解决人机界面交互问题,柔性屏可以说是用户体验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这一波手机行业可见的重要创新。”陶旭骏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
而柔宇科技早在2012年成立之初,就坚定地以独特的屏幕和传感技术路线年发布了全球头部个业界蕞薄、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让显示市场看到全柔性屏产业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市面上也经常将固定曲面屏称为柔性屏,两者在形态上蕞明显的区别就是,固定曲面屏在用户手中不可多次可靠弯折卷曲,而全柔性屏在用户手中,仍可实现数十万次的卷曲弯折。刘自鸿强调,柔宇科技专注于全柔性显示屏的生产,而全柔性屏与市面上也被俗称为“柔性屏”的固定曲面OLED相比,技术上有极大不同,工艺难度也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柔宇科技采用ToB和ToC并行的双战略体系。刘自鸿表示,公司希望能成为柔性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支持企业合作伙伴的产品设计和发展。“这跟传统技术不一样,因为它太新了。新产业在成熟的过程当中,我们讨论的头部点是怎么能让无论是企业级客户还是消费级客户都能尽快用上这样的技术,感受到它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再会根据具体的商业模式的发展,决定我们后面的一些调整。”刘自鸿说道。
除了智能移动设备外,柔宇科技也已积极致力于将柔性显示技术应用在智能交通、文娱传媒、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办公教育等多个行业。据介绍,目前柔宇科技已经与全球500余家企业客户共同合作,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如路易威登LouisVuitton、空中客车Airbus、Cleer、中国移动、李宁、丰田、广汽、PSA、罗格朗Legrand、泸州老窖等,陆续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应用,展示了全柔性显示技术带来的更多可能。
我们相信全柔性屏是刚性需求,也会是大势所趋。
- END -了解《显示速递》的三观
成败都在一条产线!华东科技实行退市风险警,旗下面板产线或出售重组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