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业园区布局规划pdf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目的2 (三)研究思路3 二、产业发展状况 4 (一)工业长期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4 (二)工业外向型结构特征突出 4 (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5 (四)优势传统产业稳步攀升 5 (五)现代装备工业发展迅速 5 (六)工业重型化步伐加快 5 三、工业用地现状 6 (一)用地规模6 (二)演变历程6 (三)用地效益7 (四)园区概况7 (五)高新园区9 (六)工业区改造10 四、产业分布状况 13 (一)基尼系数分析 13 (二)区位熵分析13 (三)产值密度分析 15 (四)综合结果15 五、影响因素分析 18 (一)产业政策18 1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二)区域协作18 (三)城市结构19 (四)土地开发模式 21 (五)土地开发潜力 21 (六)交通因素22 (七)环境约束22 六、工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24 (一)总体发展思路 24 (二)产业发展目标 24 (三)用地规模预测 24 (四)产业发展策略 25 (五)空间发展策略 26 七、工业布局指引 28 (一)总体布局28 (二)产业集群发展指引 31 (三)工业园区整合指引 33 (四)旧工业区改造指引 35 八、保障措施 38 (一)启动工业园区整合试点工作,为园区整合探索积累经验38 (二)制定用地效能评估管理办法,促进工业空间的置换腾挪38 (三)出台相关的旧工业区改造政策,为旧工业区改造提供指引38 (四)强化产业供地动态指引,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化发展38 (五)建立工业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网络化服务水平39 附表一:深圳重点发展园区一览表 40 附表二:深圳重点培育园区一览表 42 附表三:深圳需要提升工业园区一览表 .45 2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深圳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土地、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制 约,在 “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发展方针指引下,要实现深圳新时期的产业发展 目标,只有通过两个“优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二 是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益,走 “循环经济”和 “节约型城市” 的发展道路。 基础条件 城市目标 产业发展 和谐深圳,效益深圳 四个“难以为继” + 优化产业结构 节约型城市 + + 循环经济 产业动态演进 + 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头部 图1-1 深圳产业发展的背景、目标与选择 产业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泛称,可按不同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如通常的三 大产业划分、各大产业内部产业门类的划分以及进一步的类别细分等。 工业,确切地说是狭义的工业 或制造业(后面简称为 “工业”), 是深圳现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90.7%) 约占深圳现状产业产出的三分之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二(图 1-2 );同时,工业也是对 (38.0%) (61.6%) 空间资源占用和需求蕞大的产业 门类,受空间资源的制约也蕞为明 建筑业 头部产业 (9.3%) 显,目前深圳产业布局压力蕞大的 (0.4%) 就是工业布局。因此,工业布局是 图1-2 深圳 2004 年产业构成及其比例 深圳产业布局研究与规划的重点。 1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产 业 总 称 头部产业(广义农业) 头部产业(广义农业) 头部产业(广义农业) 大 类 ▼ 种植业(狭义农业) ▼ 采掘业 ▼ 金融业 ▼ 林业 ▼ 建筑业 ▼ 商贸业 ▼ 畜牧业 ▼ 制造业(狭义工业) ▼ 物流业 ▼ 渔业 ▼ 房地产业 ▼ 狩猎业 ▼ 文化产业 中 类 ▼ 制造业 ▼ 计算机通讯设备制 造业业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医药产业 ▼ 金融制品业 ▼ 纺织服装业 小 类 图1-3 产业的一般分类及其构成 (二)研究目的 n 服务于深圳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即通过对全市工业布局的合理规划 引导,促进地方工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促进企业创新与根植性 的提高,促进工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实现深圳新时期工业经济和 产出效益的较快增长。 n 服务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即根据工业布局发展的客观要求,结 合目前深圳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以及旧工业区改造等现实 问题,综合考虑城市的资源环境条件,遵从城市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的 一些基本规律,在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合理空间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工业 空间布局规划,并制定相关策略,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与城市社会及资 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三)研究思路 本项目研究从工业发展及其空间分布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深圳工业发展 现状、动态、趋势,包括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产业布局及空间规 划提供必要的支撑;另一方面对深圳工业分布状况、问题、需求,包括对土地潜 力、基础设施、开发模式等布局影响要素展开深入研究;同时,根据深圳 “十一 五”等确定的新的产业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及 “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 发展要求,提出深圳工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策略,进而制定深圳工业总体布局规 划,重点对产业集群化发展、工业园区整合、旧工业区改造三方面提出规划指引, 并对布局规划实施以及保障措施等提出有关建议。 工业用地现状 工业分布状况 工业用地现状 工业分布状况 产 业 政 策 影 土地利用模式 产 业 政 策 土地利用模式 响 区 域 协 作 因 土地开发潜力 区 域 协 作 土地开发潜力 素 城市功能结构 交通及环境因素 城市功能结构 交通及环境因素 工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工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工业总体布局 工业总体布局 产业集聚发展指引 工业园区整合指引 旧工业区改造指引 产业集聚发展指引 工业园区整合指引 旧工业区改造指引 保 障 措 施 保 障 措 施 图1-4 总体研究思路 3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二、产业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20 多年里,深圳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端向高端、 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优化的发展历程,逐步建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 工业体系,形成了以计算机与外设、软件、通信、数字视听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 战略支柱产业群,以医药及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新材料及新能源等产业为代表 的新兴产业群和以机械、纺织服装、家具、钟表、玩具、珠宝首饰、皮革、印刷 等产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群。总结深圳工业发展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 几个主要方面: (一)工业长期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二十多年来,深圳工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在基数不断增大的基础上, 依然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工业空间扩张上,则呈现为一个由点到线、 到面的发展过程;在经历了高速演变和快速扩张两个阶段以后,现已进入空间填 充式的产业集聚发展阶段。2004 年,深圳工业总产值达到6970.44 亿元,比上一 年同期增长 19.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1813.48 亿元,同比增 长23.8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6363.54 亿元,增长27.0 %;产品产销率达97.8 %, 同比增加1.7 个百分点。 表 2-1 深圳市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点 工业用地 用地效益 数据 工业增加值 发展阶段 三产结构 规模 (亿元 主要特点 年份 (亿元) 2 2 (km ) /km ) 工业以“三来一补”为 高速演变阶段 1984 5.18 6.7:41.9:51.4 2.54 2.04 主体;工业空间结构呈 (1979~1985) 据点状集中布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 快速扩张阶段 科技产业崭露头角;工 1994 264.9 2.4:55.6:42.0 82.3 3.22 (1986~1995) 业布局以点带线,带状 组团特征初步显现。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集聚发展阶段 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工 2003 1540.7 0.6:59.5:39.9 208 7.4 (1996 年至今) 业由内向外梯度递变, 呈填充式集聚发展。 (二)工业外向型结构特征突出 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十二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2004 年深圳 4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72.8 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分别占到全国的13.12% 和广东省的40.64 %。虽然受到出口退税等政策因素的影响,2004 年深圳工业出 货值仍达到了4052.56 亿元,占到工业销售产值的63.7 %,同比增长28.5 %。 出口对全市GDP 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加工贸易出口一直是深圳工业较快增 长的重要推动力。 (三)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连续多年位居深圳工业各行业的榜首,成为深圳名副其 实的龙头产业。2004 年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91 亿元,占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55.8 %;实现工业增加值896.28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的49.4 %,同比增长36.7 %,比全市平均工业增长速度高出13 个百 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6.8 个百分点。 (四)优势传统产业稳步攀升 自90 年代后期至今,以钟表、家具、黄金珠宝、服装、玩具、印刷等为代 表的深圳市优势传统产业一直处于稳步攀升状态,产值规模逐年增大,企业数量 日益增多,著名品牌不断涌现,企业影响力日渐提升。2004 年,深圳市优势传 统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26.6 亿元,同比增长15.9%;出口总值达到69.27 亿美元; 一些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0 亿元。 (五)现代装备工业发展迅速 以机械设备制造业为首的现代装备工业,已成为深圳仅次于电子信息行业的 第二大工业支柱行业。2004 年实现工业产值1056.82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的16.1%,出口总值达到49.56 亿美元;其中尤以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 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发展蕞为迅速。 (六)工业重型化步伐加快 随着“工业适度重型化”战略的实施,深圳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不断提 升。2004 年,深圳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39.93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比重的73.9 %,较上年提升了1.9 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到71.9 %,比上年提高了3.5 个百分点;重工业以明显高于全市平均工业增长率 的速度递增。 5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三、工业用地现状 (一)用地规模 深圳市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用地增长十分迅速,现状工业用 地占建设用地比例较高。截至2003 年底(对应于现有经济统计数据),全市工业 2 2 2 用地总面积208.33 km ;其中特区内工业用地面积20.11 km ,特区外188.22 km , 特区外工业用地占全市工业用地总面积的 90 %。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 例,全市平均为33.6 %,其中特区内是11.7%,特区外为41.9 %;全市工业用地 比例,尤其是特区外,明显高于国家和深圳市的规划建设标准。 表3-1 工业用地现状统计表 单位:km2 特区内 特区外 工业用地 全市 福田 罗湖 南山 盐田 宝安 龙岗 现状工业用地 1.693.60 14.30 0.52108.9979.23208.33 在基本生态控制线 在基本生态控制线.11 188.22 208.33 占建设用地比例(%) 11.71 41.9 33.60 (二)演变历程 伴随着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深圳工业用地也在加速增长,并呈现出从特区 内向特区外不断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1984~1987 年,特区工业迅猛发展,工 业用地年均增长率达37.41 %;90 年代以后,特区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用地 的增长放慢,1994~2001 年间,特区工业用地年均增长率从1987~1994 年间的 11.46%降为0.93 %;同期,特区外的工业用地增长加速,1994~2001 年,特区 外的工业用地年均增长率 7.88 %;2001~2003 年,全市工业用地年均增长率高 2 2 达26 %,其中特区外工业用地增长了77 km ,特区内工业用地增长了5 km 。特 区外已成为深圳工业的主要空间支撑。 表3-2 深圳市工业用地历史演变情况 单位:km2 特区外 年份 全市 特区内 小计 宝安 龙岗 1984 - 2.546 - - - 1987 - 6.607 - - - 1994 82.38 14.12 68.26 37.66 30.60 2001 131.19 15.07 116.12 68.39 47.73 2003 208.33 20.11 188.22 108.99 79.23 6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1984 年经济特区工业用地分布 1994 年深圳市工业用地分布 2000 年深圳市工业用地分布 2003 年深圳市工业用地分布 图3-1 1984—2003 年全市工业用地演变图 (三)用地效益 2 按照统计,2003 年全市地均工业总产值为27.0 亿元/ km ,地均工业增加值 2 7.4 亿元/ km ,两个指标均仅为香港同期水平的 1/3,但略高于国内沿海发达城 市的平均水平。 深圳城市内部,则呈现为“特区内外、相差悬殊”,特区内外的地均工业总 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相差有12 倍之多(详见表3-3 );宝安、龙岗两区之间,相 差不是很大,但宝安区的地均工业总产值高于龙岗区,而龙岗区地均工业增加值 高于宝安。 表 3-3 2003 年全市工业用地效益一览表 土地产出效益 全市 特区 宝安区 龙岗区 2 地均工业总产值(亿元/km) 27.0 158.0 13.8 11.7 2 地均工业增加值(亿元/km) 7.4 42.9 3.0 4.0 (四)园区概况 据贸工局2005年调查统计,深圳市有区级、街道办以及村级工业园区626 2 个 (不包括高新区等市级以上园区、缺坑梓街道办的园区),总面积79 km ;其 中面积在1公顷以下的占到总数的10%,面积在10公顷以下的占74%,面积在 50公顷以下的占97%;面积蕞小的工业园区仅0.74公顷。 7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深圳现有工业园区数量 多、规模小、分布不均衡。各 1%5% 17% 街道办、行政村均有自己的工 村级 业区,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 镇级 区级 上百个;如松岗街道办现有工 77% 其他 业园区117个。 按照工业用地分析,以上 图3-2 工业园区级别比例分布 统计园区占地还不到全市工 业用地总面积的40%,加上市级各高新园区用地的40%,尚有约20%的工业用 地散布在工业园区之外。 表 3-4 深圳市级以下工业园区统计情况 2 2 区名 工业园区数量(个) 占地面积(km) 建筑面积(万m) 平均容积率 罗湖 29 0.61 109 1.79 福田 9 2.42 377 1.56 南山 50 1.5 333 2.2 宝安 379 61.05 6039 0.99 龙岗 157 13.47 1352 1 盐田 2 0.14 34 2.4 合计 626 79.19 8244 1.04 图3-3 深圳市不同规模工业园区分布图 8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五)高新园区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目前由市高新区、光明南、留仙洞、石岩、观澜、 坂雪岗、宝龙—碧岭、葵涌、大鹏和大工业区10大园区构成,规划用地总面积 2 2 130.8km ;2004年现状建设、包括已出让面积89.38 km ;比“十五”计划的 2 建设速度要快;目前剩余可建设用地仅有29.36km ,主要集中在大工业区和碧 岭片区。 表3-5 深圳市高新产业带用地情况一览表 单位:km2 高新产业带规划纲要 2004 年园区建设情况 2000 “ 十 工业用地 年已 五”期 剩余可 现 状 与 园区名称 建产 园区规 工业用 园区用 工业用 间拟建 建设用 “十五” 业用 划面积 地 地规模 地规模 成工业 地规模 拟建规模 地 用地 比较 市高新区 1.4 11.5 3.3 1.9 11.33 3.13 0.17 -0.17 留仙洞片区 - 3.2 3.0 0.7 2 1.8 1.2 +1.1 光明南高新区 0.4 14.7 8.9 1.0 10.9 8.8 1.2 +7.4 石岩高新区 0.7 5.3 5.3 2.9 5.3 5.3 0 +1.7 观澜高新区 - 4.23 1.9 1.1 1.9 1.9 0 +0.8 坂雪岗高新区 3.1 2.7 1.4 0.5 2.7 1.4 0 - 宝龙、碧岭高新区 1.6 31.7 5.54 3.0 28.98 5.54 2.72 +0.94 大鹏高新区 0.2 9.04 2.9 - 7.57 2.9 1.47 +2.7 葵涌高新区 0.5 10.5 2.6 1.0 10.2 2.6 0.3 +1.1 大工业区 1.7 38.0 17 3.0 8.5 8.5 22.3 +3.8 合计 130.87 51.84 15.1 89.38 41.87 29.36 +19.37 表 3-6 深圳市高新产业带各园区功能定位及其产业发展评价一览表 深圳市高新产业带规划 功能定位 调研现状 产业对比 与发展纲要 对比 功能定位 产业导向 功能定位 主导产业 纲要 检讨 纲要 检讨 市高新 科研开发、科 电子信息、生物 高新技术创 电子信息、 区 技成果孵化、 医药、光机电一 新、研发;成 光机电一 产业化生产、 体化、新材料等 果孵化;高新 体化、生物 √ √ √ √ 高等教育 技术产品制 医药、新材 造加工 料、新能源 留仙洞 产业化生产 集成电路、通讯 高新技术产 电子信息、 片区 设备等 品制造加工 光机电一 √ × × × 体化 光明南 科研开发、科 电子信息、数字 化合物半 化合物半 高新区 技成果孵化、 显示、光机电一 导体产业基 导体、生物 √ √ × × 产业化生产 体化、大型先进 地(国家级)、 医药一般 9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制造业 生物制药基 加工基地 地、 (招商局) 石岩高 产业化生产 电子计算机及 高新技术产 电子信息、 新区 其零部件生产 品加工、一般 家电 √ × √ × 制造业加工 观澜高 产业化生产 计算机产业和 高新技术研 电子信息、 新区 其他现代工业 发及加工 机电设备、 × × × × 生物医药 等 坂雪岗 光机电一体化、 高新技术研 通讯设备、 高新区 通信产业 发及加工 电脑、精细 × × × √ 化工 宝龙- 科技成果孵 数字显示、新材 集成电路、 碧岭高 化、产业化生 料、新能源、大 光电子、集 √ × × × 新区 产 型先进制造业 装箱制造 大鹏高 科研开发、科 与海洋资源利 新能源(电 新区 技成果孵化、 用有关的加工 池) × × × × 产业化生产 业、农业、旅游 业等 葵涌高 生物技术、电子 新能源、环 新区 信息 保材料、数 × × × × 码电子产 品 大工业 产业化生产 电子信息、精密 电子信息、 区 和出口加工 机械、生物技 机械制造、 √ √ √ √ 术、数字显示和 材料 新材料 注:1. “检讨”是指《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检讨与对策研究》; 2. 对比栏中的“v ”表示与规划引导相符,“×”表示与规划引导不符。 (六)工业区改造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尤其是特区内的一些工业区已经面临着升级 改造的需求和压力,主要是因区位条件、市场因素和环境不相容等原因导致的旧 工业区产业升级与功能置换,以及由土地资源短缺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对规模小、 容积率低、建筑质量差、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使用效益低下等类 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要求。特区内除市高新区以外的工业区基本上都面临着一定 的升级改造压力;特区外90年代以前建的不少村、镇级工业区和成片厂房,因 难以满足现实生产的需要,也客观存在着改造提升的需求;在一些新编规划中, 也已经对一些工业园区的用地功能进行了调整。例如,特区内除市高新区以外的 13个工业区,用地面积总体上比十年前减小了三分之一,而且有些是用地功能 10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虽然未变,但使用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有9个在规划中明确了要进行改造 或部分改造,详见表3-7所示。 表3-7 特区内工业区的规划与发展情况一览表 单位:km2 《96总规》 2004年现状 1994 2010 发展方向 用地 产业类型 高新 权属 环境 地方 综合 分区 工业区 年现 年规 规模 企业 状况 影响 发展 评价 状 划用 数 意愿 地 八卦岭 0.56 0.25 近期保留,远期 0.49 服装、印刷、汽 21 分散 一般 保留 v 改造 修、电子、货代、 商业 上步 0.42 0.00 改变为商贸、金 0.42 商贸、办公、金 43 分散 一般 置换 × 融、办公、居住 融、证券、房地 为主的综合区 产及其它 彩田 0.42 0.42 保留完善,先进 0.33 电子 8 较集 一般 保留 v 工业生产基地 中 福田 梅林 0.91 0.75 保留完善,不扩 0.75 通信、电子、纺 14 分散 较大 置换 × 大规模 织服装、交通设 备、仪器仪表、 文化办公 车公庙 0.70 0.35 近期保留完善,0.50 电子、服装、通 72 分散 一般 保留 v 远期改造 信、家私、汽修、 钟表 金地 0.22 0.00 改变性质 0.19 电子、服装、机 5 分散 一般 保留 v 电、印刷 沙头角 0.50 0.35 罗沙路以北保 0.20 服装、黄金珠宝 5 分散 一般 保留 × 盐田 留,以南逐步改 造 水贝 0.34 0.10 保留部分重点 0.19 珠宝首饰、汽 5 分散 较大 保留 v 企业,其余改造 修、建材、印刷 制版、服装纺 织、机械电子、 食品饮料 罗湖 布心 0.46 0.25 保留部分重点 0.24 珠宝首饰、食 0 分散 一般 置换 × 企业,其余改造 品、印刷、饮料、 服装、制药、汽 修 莲塘 0.48 0.15 近期保留,远期 0.34 电子 7 分散 一般 保留 × 改造为生活区 蛇口 0.96 0.90 成片的保留,零 0.61 电子、服装 29 较集 一般 保留 v 南山 星用地逐步改 中 造 11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南油 1.46 0.65 污染型工业搬 0.78 印染、汽车修 30 分散 较大 置换 × 迁,增加填海工 理、服装 业区 华侨城 0.48 1.68 保留完善,并开 0.24 电子、包装、钟 8 分散 一般 置换 × 发未建的工业 表 用地 总计 13 个 7.91 5.85 - 5.28 - 247 - - - - 注:1. 2004年现状用地部分数据系从宗地管理相关图纸中量算而得; 2.综合评价栏中的“√”表示工业发展综合潜力较好,“×”指工业发展综合潜力较差。 总之,深圳市工业用地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扩张,且近年来呈加速增长的态势。 现状工业用地效益特区内外相差悬殊,由此可以说,特区外的工业用地尚存在较 大的效益提升潜力。深圳现有工业园区数量多、规模偏小,布局零散无序问题比 较突出,有待进行必要的园区整合;同时,受产业发展和市场的驱动,部分工业 用地的升级改造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12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四、产业分布状况 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标准,深圳现有工业行业39 类(大类), 其中重点是 26 类,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6 %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 %。关于各类工业行业在深圳市域的空间分布情况,我们分别针对这26 大工业 类型,包括其中具有明显优势的部分中类和小类,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基尼系数分析 基尼系数是一个衡量空间分布均衡性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某类产业 在空间上分布越均衡;反之,则不均衡,说明该类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越高。一 般是基尼系数大于0.6 ,就认为这类产业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有集聚现象。 对全市26 个行业的基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深圳基尼系数大于0.6 的 行业有 8 个,占总数的 31 %;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及竹木加工、家具制 造、化学纤维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力热力生产 和供应、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说明这8 大类行业目前在深圳的空间分 布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状态。但是,其中有些行业可能主要是因企业个数不多导致 的,与这些产业的自身特征或所处发展阶段有关,不一定是集群形成意义上的; 例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制造等 (结果 详见表4- 1)。 (二)区位熵分析 区位熵是反映某地某类产业在一定区域相对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区位熵 大于1,说明该地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区域(全省或全市)平均水平,区位 熵越大,专业化程度越高。我们利用2004 年统计资料,分别计算出了深圳全市 26 个行业在全省、以及各区各行业在全市的区位熵。 通过分析深圳市各大行业在广东省的区位熵,可以看出:区位熵大于1 的产 业依次为: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电子设备、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办公设备制 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印刷业,这 6 类产业基本上都是深 圳的优势主导产业;然而,这些产业的工业基尼系数却都小于 0.6 ,其中电子信 息产业仅为0.374 (具体见表4- 1),表明这类行业的现状企业分布是比较分散的。 而在空间上分布较为集中的那些行业,在省域内的区位熵却均小于1,说明深圳 在全省的相对优势产业在空间上具有分散分布特征,而在空间上集中度较高的 13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行业,却尚未形成突出的区域优势。 相对于全市来说,由各区各类产业在全市的区位熵分析得出:特区内专业化 程度较高的行业除了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及医药制造外,都市型工业已形成了 较为明显的集聚优势,如罗湖区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工艺礼品制作,福田区 的仪器仪表及办公自动化产业,盐田区的工艺礼品、文化体育用品及品牌服装生 产等。特区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以一般加工制造业为主,如宝安的皮革、皮毛和 木材加工,龙岗区的家具制造、造纸及制品业;另外,宝安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龙岗在通讯设备制造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也已显示出一定的专业化优势。 表 4-1 深圳市主要工业行业基尼系数、区位熵及各区区位熵 全市 行 业 基尼系数 罗湖 福田 南山 盐田 宝安 龙岗 区位熵 农副食品加工业 0.757 0.623 2.466 0.073 3.126 - 0.173 0.055 食品制造业 0.463 0.388 2.053 1.544 1.634 - 0.472 0.825 饮料制造业 0.49 0.728 6.612 0.019 0.509 - 1.469 1.322 纺织及服装鞋帽加工业 0.281 0.368 1.702 1.222 0.719 2.128 0.756 1.882 皮革、皮毛及其制品业 0.333 0.282 1.176 0.076 0.124 1.804 2.038 1.256 木材加工及竹木等制造业 0.737 0.281 - - 0.991 - 2.498 0.039 家具制造业 0.662 0.911 - - 0.295 - 0.566 2.214 造纸及制品业 0.474 0.363 - 0.925 0.490 0.289 1.055 2.068 印刷业及记录媒体的复制 0.511 1.098 0.328 0.810 0.579 0.215 1.694 1.30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56 0.645 0.187 - 0.098 3.174 1.428 2.16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0.819 0.043 - 0.315 3.433 - -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502 0.247 1.009 1.177 0.832 - 1.244 0.331 医药制造业 0.49 1.069 20.97 1.198 0.762 0.916 0.347 0.037 化学纤维制造业 0.833 0.661 - - 0.000 - - 1.153 橡胶制品业 0.552 0.650 - 0.890 0.945 - 1.748 0.632 塑料制品业 0.568 0.747 0.644 0.392 0.351 0.348 1.840 1.677 非金属制品业 0.541 0.294 1.847 0.465 2.022 0.424 0.313 1.148 金属制品业 0.499 1.838 2.257 0.183 1.349 - 1.218 1.09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527 0.344 2.403 0.305 1.550 - 0.422 0.987 专用设备制造业 0.314 0.952 - 0.884 0.525 4.890 0.583 1.60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641 0.251 1.512 0.159 0.265 0.206 2.354 1.006 其中:自行车制造 0.47 - 0 1.76 1.49 0.05 0.49 0.3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6 0.585 0.620 0.091 0.242 0.094 1.582 2.53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 0.374 2.275 0.427 1.239 0.920 1.298 0.995 0.588 其 通讯设备制造 0.4 - 0.78 0.07 1.78 0 0.32 2.17 中 电子计算机制造 0.52 - 1.2 0.23 1.93 1.67 1.07 0.05 14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 0.473 1.301 0.270 3.057 1.923 0.087 1.661 0.564 其中: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 0.27 - 3.09 0.56 0.44 0.14 1.68 1.34 工艺品及其它制造业 0.288 0.960 4.919 0.911 0.126 5.649 0.472 1.248 其中:黄金珠宝 0.25 - 8.71 1.01 0.12 6.78 0.72 0.32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656 1.219 - 0.348 1.053 - 0.115 3.096 (三)产值密度分析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工业各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将深圳规模以上各类行 业共2318 家企业落点在图上,在GIS 环境下对其进行产值密度分析,由此得出 了26 个大类的企业空间分布图;另外,根据深圳工业发展实际,还分析了其中 13 个中类的企业空间分布。通过产值密度分析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深圳各类 产业的企业以及产值的空间分布情况。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家具制造业 通讯设备及计算机等 医药制造业 图4-1 部分行业企业及其产值的空间分布图 (四)综合结果 将前面工业基尼系数、区位熵和产值密度分析综合起来,对深圳工业的 26 个大类、13 个中类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论是: 属于集中分布的行业有8 个大类、3 个中类,属于分散分布的行业有18 个大类、 10 个中类。具体如表4-2 所列。 15 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 表 4-2 深圳市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产业名称 产业空间分布 分布情况 产业集聚基地 农副食品加工业 南山、罗湖 集中 饮料制造业 罗湖、横岗 分散 木材加工及其木、竹、藤制造 福永 集中 业 深圳市家具产业集聚 龙华、坪地、大工业 家具制造业 集中 基地:研发基地在南 区 山、制造基地在坑梓 深圳精细化工园区: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福田、南山、沙井 分散 龙岗坝光 非金属制品业 南山、横岗 分散 通用设备制造业 南山、大工业区 分散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 医药制造业 罗湖、南山 分散 地:核心区在市高新 区,扩展区在南澳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 福田、南山、龙华 分散 造业 西乡、南山、福田、 其 钟表 分散 龙华 中 文化、办公机械制造 南山、福田 集中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集中 深圳自行车产业集聚 自行车制造 龙华、沙井 集中 基地:坑梓 其 深圳市汽车电子、零 中 部件产业基地(哈飞 汽车制造 南山 集中 汽车深圳生产基地): 观澜 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 工艺礼品及其它制造业 盐田、罗湖、龙岗 分散 集聚基地:罗湖 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基 南山、福田、龙华、 地:市高新区深圳国 福永、沙井等,除光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 分散 家软件出口基地、深 明、葵涌、大鹏、南 圳市先进电子制造及 澳都有分
淮南市房地产市场旅游文化市场八公山区域房地产市场商业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暨商业项目发展定位报告(上).ppt
2021年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党性分析材料个人对照材料2篇.docx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