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十八的南沙港区:做强融通全球的门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中国改革报广东记者站9月30日讯(记者 张新华 通讯员 邹井棋 邱少梅 图片来源 广州港集团)十八年前的9月28日,是所有广州港人不能忘记的日子,南沙港区一期4个10万吨级现代化集装箱深水泊位投产,广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到海港的历史性飞跃。
21世纪初,广州港紧跟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准确把握世界航运发展的趋势,加快实施广州市“南拓”战略,吹响了南沙建港号角。南沙建港人在南沙这片热土挥洒热血,喊出了“脱几层皮、掉几斤肉,也要建成南沙港区”的口号。如今“只争朝夕、团结拼搏、科学创新、勇创一流”的南沙建港精神依然激励着每一个广州港人奋发图强。
随后,石化码头,南沙二期、三期,汽车码头、粮食码头、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沙港铁路、南沙四期陆续投产,南沙港区18年新增港口通过能力超过2.5亿吨,相当于在南沙再造了一个广州港。
十八年,广州港扎根南沙,与港航合作伙伴一起交出了南沙港区这令世界瞩目的成年礼答卷。
如今,南沙港区建成20个1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泊位,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南沙四期已投入运行,多项装卸服务效率位居全球前列。2021年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776万标准箱,预计今年将完成超过1800万标准箱。
港口集疏运网络日趋完善,南沙港区已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条,“一带一路”方向航线条。港口与公路、铁路、内河无缝衔接,开通广州港“穿梭巴士”72条,覆盖珠江、西江、北江水网,强化与珠江水系的业务联动,“好货走南沙”成为广州城市名片,南沙港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节点功能进一步增强,港口内外联通效果显著。
海铁联运实现快速发展,南沙港铁路已建成通车,连通国内10个省份30个无水港,开通了集装箱、粮食、滚装汽车班列和中欧班列。积极构建陆海双向物流通道,与贵州推动共建黔粤经贸通道,打造广州港铁国际物流平台、“湘粤非”“穗渝”海铁联运平台。南沙港已基本建成“办事处+海铁联运班列+穿巴支线”全程物流服务网络,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作用更加凸显。
广州港不断推进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临港物流设施齐全。目前已建成南沙国际物流中心,起步经营作业顺利。北区立体物流仓32万平方米,多业态混合经营的业态已逐渐形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集拼分拨中心;南区规划建设6座临港大型冷库,总库容达46万吨,打造华南蕞大的临港冷链物流中心。
南沙口岸营商环境优越,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实现进口出口转关货物手续一次办结,创新“湾区一港通”、WGO及组合港运作模式,实现南沙港区与云浮、肇庆等湾区内河码头口岸无缝衔接。以南沙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水运货物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营造高效的服务效率和优良的营商环境。
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干线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时间,广州港以平均在港时间1.49天的综合效率排名第四、以平均在泊时间0.85天的装卸作业效率位列第二,南沙港服务效率全球领先。
“十四五”期间,广州港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枢纽能级,加快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南沙五期、海铁联运码头等项目规划建设,建成后南沙港区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超过3000万标箱,稳居世界前列,为广州港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八年,南沙港人筚路蓝缕、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尽管创业路跌宕起伏、波涛汹涌,南沙港人始终把好舵、撑好竿,沿着正确的航向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未来,广州港将抢抓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和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重大机遇,积极发挥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港口,努力把南沙港打造成融通全球的门户枢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