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深圳地铁14号线嶂背南约宝龙如何助力龙岗老工业区蝶变
14号线在龙岗区大运之后,还有嶂背,南约,宝龙三个站点,路线途经龙岗的重要工业片区,宝龙工业城。
嶂背站作为地铁14号线号线开工两年半后才新增的站点。
从大运出发沿龙岗大道往北,在如意路右转后,沿如意路往东,下穿沈海高速,抵达肿瘤医院附近.
嶂背站,原肿瘤医院站位于嶂背郊野公园山体的西侧。
如下图,目前嶂背郊野公园已经在规划建设中,建成对南约片区的居民,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去处。
14号线 嶂背站位于嶂背郊野公园山体的西侧
车站采用“地下侧式站台+地面厅”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台层,地面为半地下站厅层和设备区,总长约262m,共设 2 个出入口、2 个预留口,预计为周边区域而设计。
车站采用“地下侧式站台+地面厅”结构
从嶂背站的地理位置看,地铁站500米半径内,只有东侧的一部分居民区和工业园区,如下图
但是受山体的天然屏障,需要绕道宝荷路,路程需要一到两公里。
受山体的天然屏障,需要绕道宝荷路
即使是1公里半径的距离,受山体影响,附近居民到地铁站也是不便,如果在山体之间有增加一条隧道,那周边的居民前往地铁站也就更加的便捷。
从目前的政府的南约片区的规划图来看,以及城市更新的信息,嶂背片区目前已有旧改计划,增设该站对于后续城市更新,以及大运新城的未来的外拓做长远打算。
继续从嶂背出发,进入宝荷路,下穿夏深铁路,往东前行约3公里,抵达南约站,
原宝荷站,车站位于比亚迪工业园的东北侧,东西向敷设,设计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
南约站原宝荷站 位于比亚迪工业园的东北侧
南约站还规划有31号线号线,这两条线路都属于远期弹性规划线路,因此不确定性比较大。目前预计规划31号线号线垂直,位于碧新路,南北向敷设。23号线号线平行。
按政府的规划图来看,南约站刚好横跨南约片区和宝龙工业城片区。如下动图
这两个片区是龙岗的老工业园区,片区里面大部分,都是工业厂区,没有什么生活配套,
现有的生活小区,也基本上都是在南约地铁站的西侧,未来周边的居民地铁出行,还是比较便利的。
目前南约地铁站周边的几个地块的城市更新也在推进中,规划有住宅和大型商业。
从地铁站500米和1公里的半径范围来看,按目前的规划,南约片区未来主要作为承接宝龙工业城的生活配套,实现产城融合。
南侧的东部过境高速,设有宝龙出入口,缩短宝龙片区跟市区的交通时间。
沿宝荷路继续往东,进入宝龙大道,宝龙地铁站,位于宝龙三路和宝龙五路之间,沿宝龙大道东西向敷设,设计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地铁周边一公里的半径距离内,基本上可以到达园区的大部分区域。
宝龙片区定位为国家级高新园区,未来将升级改造目前老旧的宝龙工业城,打造成宝龙科技城,对标南山科技园的发展,重点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企业。
宝龙科技城目前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已经入驻多家大型企业,宝龙片区目前还有不少空地,有助于未来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建设,未来预计将吸引近40万科创人才,着力打造属于深圳东部的高新产业体系,形成“西有南山科技园,东有宝龙科技城”的深圳城市发展格局,对于东部居民未来可以选择就近工作,无需再远赴南山科技园。
“西有南山科技园,东有宝龙科技城”
宝龙科技城的建设,除了产业的升级,对于生活和休闲的配套也进行了提升,科技城西侧提供生活和商业配套,东侧还将建设大型的宝龙文体中心。
宝龙科技城东侧还将建设大型的宝龙文体中心
宝龙文体中心2022年底建成,一改原来宝龙工业城缺少烟火气的现状,真正形成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片区。
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建设,民生信息和政策规划解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