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深圳市委书记宣布: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额超过5600亿元!
12月18日下午,2019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开幕。大会以“新起点,新高度——产业引领,共享机遇”为主题,向海内外优秀企业介绍深圳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及相关政策,现场还举行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等市领导出席大会。驻华使领馆代表、友好城市官员、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企业、央企、行业领军企业代表等近600位嘉宾共襄盛举。
在这场大会上,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化身“招商专员”,向海内外优秀企业推介深圳。他接地气的推荐语、对深圳这座城市的挚爱之情,引发全场掌声。
今天,我就是一位招商专员。在此,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理解的深圳、我心目中的深圳。
我在深圳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当中,都在不断地认识深圳、思考深圳、谋划深圳,越是接触得久,越是了解得深,越是感到这是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越是感到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大有可为的热土、前景无限的热土!我对深圳的过去充满自豪,我对深圳的未来满怀自信!
面对海内外优秀企业,王伟中表示,企业强则城市强,深圳将坚持服务企业、企业至上,做到“有事服务、无事不扰”,个性问题个性解决、共性问题政策解决,时刻让企业在深圳感受贴身、贴心服务。
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土寸金。在今天,深圳一次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我们诚挚欢迎海内外优秀企业、优质项目落地深圳、共同创新发展!这次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额超过5600亿元,展示了强劲的合作前景。
驻华使领馆代表、友好城市官员、世界500强和大型跨国企业、央企、行业领军企业代表近600多位嘉宾,参加了此次大会。
这场涵盖128个签约项目、签约额超过5600亿元的大会,是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战略下,一次高起点、高层次、高目标的创新产业布局。
同时,深圳还与复星高科技集团、润世华新能源控股集团、启迪控股、安谱隆集团等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新型显示、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精准医疗、金融科技、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十个重点领域。
持续孵化增材制造、石墨烯、柔性电子、微纳米材料与器件、氢燃料电池等6个前沿方向。
深圳还将实施63项重点任务,加快形成一批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深圳配套出台了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采用直接资助、股权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多元化扶持手段,支持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广、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其中,产业化项目蕞高可资助1500万元,股权资助蕞高可达3000万元,国家级创新载体蕞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对于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给予充足资金和资源保障。
深圳头部次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将推动形成新一轮招商引资、行业发展的高潮。
深圳向全球招商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集中在36个片区,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上图中可以清楚看到,深圳几乎每个区都有地可用。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幼鹏介绍,深圳本次面向全球招商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有用地规模大、空间分布广、产业类型多样化等特点。
从用地供应的分区情况来看,面积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光明区668公顷、深汕特别合作区557公顷、大鹏新区488公顷。
前海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90公顷,产业发展方向为金融科技、信息产业、现代服务、文化创意。
福田区推出香蜜湖地块,可供应产业用地57公顷。产业发展方向为金融商务、创意时尚文化。
罗湖区提供开发建设的产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清水河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24公顷。产业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信息服务。
盐田区推出后方陆域1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13公顷。产业发展方向为现代物流、生命健康。
南山推介的产业用地一共4块,分别是后海中心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石壁龙片区、留仙洞片区4个片区,合计可供应的产业用地达102公顷。
宝安区推出包括宝安中心区、空港新城片区、燕罗片区、深中通道门户片区4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总面积262公顷。
龙岗区推出宝龙工业区东片区、宝龙工业区西片区、平湖金融基地片区、坪地低碳城片区4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总面积149公顷。
龙华区推出包括九龙山片区、深圳北站片区、黎光片区3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总面积273公顷。
坪山区此次推出的产业用地包括坪山高新区北片区、坪山高新区南片区、聚龙山片区和龙田片区4个片区,总面积达396公顷。
此次光明区推出的是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区片区、光明科学城启动区片区、光明中心区、光明门户区4个片区,可供应产业用地总面积668公顷。值得一提的是,面积蕞大的地块达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
大鹏新区一次性推出坝光片区、葵涌片区、鹏城片区、新大片区、南隆片区、西涌片区6个片区地块,总面积达488公顷,排名全市第三。
深汕特别合作区此次参与深圳全球推介的产业用地包括鲘门机器人小镇片区、鹅埠先进制造业片区、小漠物流港产业片区3个片区,总面积557公顷。
此次大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办,主题为“新起点,新高度——产业引领,共享机遇”,向世界优秀企业介绍我市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情况,并对我市相关配套政策加以宣讲、解读。
会议宣介了深圳形象、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土地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并邀请国家部委、驻华使领馆代表、友好城市官员、顶尖科技公司和知名投资机构。他们齐聚深圳,关注深圳,了解深圳,分享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成果。
深圳推出了30平方公里集中连片产业用地,集中在36个片区。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分布在33个片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分布在3个片区。
这些产业用地通过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智慧,创新“规模整备、一体规划、连片开发”实施模式。
为保障和规范产业空间的供应,深圳还建立了“遴选+供应+监管”的全链条用地供应机制。
重点产业项目和总部项目均鼓励联合竞买。重点产业项目还鼓励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取得用地的初始成本。
在保障产业用房需求方面,建设只租不售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纳入我市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进行管理,以优惠价格出租给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关企业可通过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台提出申请。通过“房地并举”保障产业用地用房有效供应。
深圳出台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的政策措施,在全国设立首个150亿元的政策性纾困资金。
深圳对先进制造业和工商业用电成本分别再降20%和10%,使得企业对惠企政策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同时,深圳设立50亿元的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银行不良贷款总体按30%的比例给予风险补偿。
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工程车、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研究制定了一批配套的专项扶持政策,提前谋划未来产业布局。
到2020年8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率先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
深圳加大工业区块线管控力度,出台了工业区块线平方公里工业用地红线,规范工业区块线划定后的管理,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同时,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老旧工业区整合改造提升和提质增效,提升园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园区产业层次,打造现代化的高端园区。
完善“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和工作机制,将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
推出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秒批”服务,通过信息共享、自动比对、核验申请信息,实施无人干预自动审批,个体工商户申请业务从以往2个工作日缩短至5分钟内甚至数秒内完成。现已在全市推广。
已全面推行“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商事服务,香港、澳门投资者可在当地“一站式注册深圳企业”。
11月26日,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举行启动仪式,全市首批8家知识产权保护机构集中进驻保护中心并揭牌运行。这是我市实施蕞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蕞新举措之一。
我市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全面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假冒注册商标、网络侵权盗版等违法行为。
2019年底前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40家以上,覆盖全市重点产业,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业务指导、维权援助、交易孵化等综合服务。
在电子通讯、装备制造、机器人、手表、家具等制造业领域,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培育一批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抢占标准技术制高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我市还积极推进供深食品、电子商务、药品检验、LED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形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推动相关领域和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建设全市商事信用信息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系统,深化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分析,推行企业信用画像,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定完善市场监管联合奖惩的对象清单、事项清单、权责清单、措施清单,加大联合奖惩力度,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推出《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实现“体系架构市场化、关键环节国际化、政府布局主动化、高校支持稳定化、人才支持梯度化、深港澳合作紧密化、国际交流全面化”。
遵循“房源公开、条件公开、评审规则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规定的市场评估价格的30%-70%收费,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产业领域保障房,切实减少企业用房成本。
深圳引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的创客空间,培育覆盖创新链条各个环节的创客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研发、制造、销售等服务。目前,我市已资助建设创客空间195个,孵化器128个,创客服务平台98个,资助力度超6.5亿元。
深圳聚焦中小微科技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市场融资困难等问题,实施扶持计划。目前,合作银行累计发放贷款总额近100亿元,极大缓解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压力。
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目前,深圳市登记备案的技术转移机构共有70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57家。
累计发放奖金1.57亿元,培育出6家上市企业,4家高成长性企业,85家新三板企业,434家国家高新企业,上市企业(含新三板)创造税收超过11亿元。
面向全球,深圳主动出击招大商。构建连接世界主要发达城市的全球经贸服务网络。
2019年,累计赴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阿联酋等国家举办40余场招商推介及经贸交流活动。
积极落实国家开放政策,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扩大我市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