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全国前列!广州开发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2974件
3月7日,广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孟昊介绍广州市高质量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的有关情况。
孟昊表示,围绕知识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的战略定位,构建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生态示范系统,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23-2027年)》,近期将进一步强化知识城集聚知识产权要素的资源禀赋,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积极成效方面,孟昊介绍,已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政府省部共建项目。
另外,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正式入驻知识城,广州开发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全要素集聚高地和保护高地。广州开发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7.4件,位居全国前列;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62项,创历史新高;质押融资金额首次突破100亿元;10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占全市的55.6%
国际影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人才港开港,推动与新加坡知识产权国际事务机构共同打造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培训基地。赴香港举办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分论坛,连续6年举办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专场活动,中新知识城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
谈及下一步工作目标,孟昊表示,将通过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聚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推动广州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更好支撑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将聚焦全国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标杆区建设、聚焦全国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引领区建设、聚焦全国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示范区建设、聚焦全国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样板区建设、聚焦全国知识产权对外开放先行区建设等方面发力。
广州市高度重视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批复同意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广州开发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开展此项工作的区域。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在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积极探索,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创新等方面取得了30项改革成果,推出了全国首支纯专利证券化产品、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等多项首创的措施。
在此基础上,2023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省政府联合印发《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式启动新一轮知识产权综改试验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