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创新经验获广东全省推广广州开发区炼成知识产权应用保护“优等生”
近日,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关于推广借鉴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做法的通知》,在全省推广广州开发区的39条创新举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在《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经验做法清单》罗列的39条创新举措中,有五条均为知识产权领域相关创新经验做法,占总数比例近13%,涉及知识产权证券化、海外侵权责任保护、衔接港澳知识产权规则等领域。
数据显示,随着多项政策创新突破了要素瓶颈制约,广州开发区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被有效激发。截至2021年,该区有效发明专利22452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广东省专利奖255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74家,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177.57件。
具体来看,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方面,广州开发区分别发行了全国首支纯专利、纯商标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已累计发行4支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额超10亿元,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新型融资渠道。
区别于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集合了若干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专利或知名商标知识产权作为底层资产,通过许可方式形成可预期收益,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实现对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中小企业进行批量化融资,能有效解决科技企业抵押物不多、融资增信方式不足、贷款期限短等难题。
如今,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在境外受到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也日益增多,对于海外维权的需求度不断提高。
为此,广州开发区推动落地了全国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涵盖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而直接引起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或潜在诉讼,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或受偿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案件相关的诉讼或仲裁费用等法律费用,护航“出海”企业做大做强。据悉,目前该区已有26家企业购买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总保额达6860万元。
作为国务院唯一批复同意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点,广州开发区也积极探索在知识产权领域衔接港澳规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政策高地。
近年来,该区出台“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10条”,在全国首推湾区知识产权互融互通,成立全省首家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湾创之星”(国际)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等港澳青创载体,为港澳青年在区内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服务,营造趋同港澳的工作生活环境。
纵观广州开发区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政策领域的创新,多个“全省首创”项目引人注目。该区成立了全省首个政企联合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形成了政企之间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成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公证处,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公证服务,年均办理知识产权公证业务达3000件。
此外,该区还于2019年成立全省首家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组建200人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员队伍,其中港澳籍调解员共40人,建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并组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联盟,将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络覆盖到6大洲63个重点国家和地区。
随着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广州版权产业服务中心等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大保护大协同机制正在逐渐成型。
接下来,广州开发区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将在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专利代理领域对外开放试点、做大做强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等领域继续发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