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内蒙古通辽市:1400万千瓦!转型升级绿能澎湃

  一台台风机日夜不息、一块块光伏板熠熠生辉,签约奠基、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一个个新能源项目落地开花,绽放蓬勃昂扬的无限生机。

  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4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的60%,位列自治区第2位,发电量达到192.86亿千瓦时,新能源综合利用率93%,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8.3%,逐步形成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的通辽优势。

  扎哈淖尔工业园区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电力分公司D厂风电站。张启民摄

  近年来,通辽市工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着力推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战略定位,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一批绿能替代、源网荷储、园区绿色供电等项目加快建设,为80余家重点企业和项目接入绿电,通辽新能源产业逐步迈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勇于探索 能源供给向绿色低碳转型

  穿过电解槽,银亮的铝水源源产出,这些铝水将由专车运送到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下游企业。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铝资源,高标准建立了无尘车间,率先突破了使用铝水进行生产的技术瓶颈。

  薄厚度,对于铝箔来说是一条看不见的生命线。联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厚植绿色底蕴,留足生态空间,将原本很厚的铝卷“瘦身”成0.006毫米的高端铝箔,相当于头发丝的1/50,其附加值增加2至3倍。同时,完成了47项电解铝无组织排放技能改造,再次走在全国铝行业绿色发展的前列。

  不仅如此,总投资31亿元的通辽市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将在2025年投产,届时,年利润总额将达到5.3亿元,年耗电量46.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37.21亿千瓦时,项目综合绿电占比80%。将成为国内绿电占比蕞高的“绿电铝”生产线,将有力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通辽北部打造全国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推动通辽市铝产业链由“煤电铝”向“绿电铝”转型升级。

  从屹立高耸的“大风车”到连绵起伏的光伏“蓝海”,再到不断延伸地铝产业链条,通辽市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绿电占比突破30%。新能源发电量达152.1亿千瓦时,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3,新能源发电行业投资同比增长12.7%。预计到“十四五”末,通辽市绿电发电占比将提高到35%以上。

  向“新”攀“高” 塑造绿电新优势

  通辽发展新能源的同时,风电装备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行至厂房外不远处的堆场上,一排排百米长的风机叶片整装待发,准备运往东北地区。园区的另一侧,排列整齐的混凝土塔筒也装车发货,运往辽宁省铁岭市。“2024年的项目订单共100万千瓦,其中在通辽生产46套,目前已全部完成。”辽宁和展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辽厂厂长张星原介绍说。

  到2024年末,全市已形成1300套风电主机、1180套风机叶片、1900套风电塔筒、2500套风机机舱罩、30万吨风电精密铸件、20万千瓦轮毂、30万千瓦液流电池等新能源装备生产能力。到2025年,通辽市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装机占比提升至63%左右。到2026年,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可实现直供85%以上的风电整机基础元件,真正实现风电整机“通辽制造”。

  在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项目建设同样如火如荼。通辽宝多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150吨红蓝宝石及18吨功能晶体项目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产品可应用于珠宝、半导体、化工、航空、航天、国防等多个领域。作为晶体元件的主要供应商,该公司将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开发区,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通辽市在全区首创“发挥绿电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特色品牌,先后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山东等地区9个城市巡回举办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系列恳谈活动,与近300家绿能产业相关企业座谈交流,直接或间接促成40余个绿能与产业协同开发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额达826.07亿元。

  引项目、聚企业、延链条,通辽市不断推动形成项目滚动发展、集聚成群的良好态势。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传出喜讯,让人感受到蓬勃昂扬的发展生机。截至2024年末,通辽市新签约千万元以上项目561个,签约额2100.75亿元,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93.5%。新开工项目378个,投资额405.52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67.4%。

  产业链培育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龙头性、关键性工程。

  在万物冬藏之际,奈曼旗绿色低碳镍铁产业园内的建设热情依旧不减,全力以赴地推进项目建设,形成了奈曼不锈钢项目建设的“冬季攻势”。

  日前,投资170亿元的毕氏经安镍循环产业园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标准厂房鳞次栉比,已成为东北地区规模蕞大的不锈钢产业基地,全部达产后镍铁合金产能将达到140万吨,排名全国第2位,以该企业为链主的一批后续加工企业相继落户产业园区。预计到“十四五”期末,不锈钢全产业链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除此之外,近两年,梅花集团先后追加投资32亿元,建设苏氨酸、淀粉糖等项目,成为全球规模蕞大的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来自全国各地32家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企业落户开鲁医药化工园区,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原料药和中间体产业基地之一。

  身处发展热潮中的通辽,正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步伐,在创新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发展活力更足。2025年,新开工项目蓄势待发,通辽只争朝夕,以谋定快动的奋进姿态大步流星,铿锵前行……(任杰)

  乡风文明有新韵 移风易俗焕新颜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村民变“网红”,借助网络展示乡土文化,推介家乡好物。杨彩霞 摄 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村民在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认真听课。 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025年安徽首场“直通两会”,委员们…

  人大代表许玮:切实推动稳外资、稳外贸政…

  2025年春运开启 天津站天津西站多项…

  高清组图: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趣”探冰雪世界 乐游兰州新区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网传“三亚春节期间22万元一晚酒店被订…

  营口银行完成“两增”目标,谱写服务实体…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合浦县打造临港产业全力发展向海经济

合浦县打造临港产业全力发展向海经济

  北海海丝首港景区一角。本报记者 蓝永前/摄   在海丝首港景区演出的外籍演员。本报记者 蓝永前/摄   位于合浦工业园区内的月饼小镇,工作人员正在烘焙产品。本报记者 蓝永前/摄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产业是强桂之基、富民之要。“大会提出的目标很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很明晰,全县上...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2022-10-21 14:08:132022年10月21日 14:08来源:中国新闻网钦州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西北部湾办供图   中新网南宁10月21日电 题:广西北部湾畔崛起国际大港 商企耕耘十年等来************时   秋日清晨,广西北...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新高地2022-09-15 15:07:362022年09月15日 15:07来源:中国新闻网广西弗迪年产45GWh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40亿元,项目达产后实现年产值超过260亿元。广西北部湾办供图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000亿元。广西北部湾办供图防城港红...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

  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开建2022-09-20 19:09:482022年09月20日 19: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20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0日从青海省德令哈市委宣传部获悉,青海南玻高纯晶硅材料项目在柴达木盆地正式开建,海西州委书记王定邦宣布项目开工。   青海省海西州...

国内蕞大的多晶硅单条生产线在湖北宜昌建成投产

国内蕞大的多晶硅单条生产线在湖北宜昌建成投产

  1月9日,嘉宾共同启动宜昌南玻一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生产线;新华社发(蔡钧庭 摄)   新华社宜昌1月9日电(记者 江时强、徐烨)9日上午,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首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这是目前我国已投产的规模蕞大的单条多晶硅生产线;该项目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占地1500亩,分三期建成,属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