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乡村行·看振兴丨广州增城:“小特产”推动“大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31

  题:广州增城:“小特产”推动“大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广州增城区,一片片稻田映入眼帘。田间水稻抽穗整齐,微风吹过,稻香阵阵。

  “今年丝苗米长势不错,早稻平均亩产达到800斤,晚稻丰产丰收可期!”“90后”种粮大户沈燕芬话语间充满对丰收的期盼。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广州增城区是丝苗米发源地,岭南温润的水土孕育了芬香可口的丝苗米。近年来,增城区不断擦亮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丝苗米、迟菜心等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广州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田景观。(增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丝苗米加工在城市,原料在乡村。”广州增城农投集团品牌负责人骆芳芳说,近年建成丝苗米产业园,实现了丝苗米“种子、育秧、管护、烘干、销售”五位一体全链升级,通过产业链延长,把米的价值蕞大程度地留在乡村。

  立足联农带农增收,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搭建了村企资源整合平台,推进农民资源入股参与新农企经营。依托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今年以来,实现了产业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建园前增长32%。

  国庆期间,增城稻田文旅成为热门目的地,稻田游、农事体验等活动为当地带来了不少游客,三产融合效益初显。“全产业链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丝苗米产业的希望,增强了种粮的信心和底气。”沈燕芬说。

  增城区一处农田,种粮大户沈燕芬(前)查看禾苗长势。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入秋渐凉,增城区小楼镇迟菜心田间却格外红火。种植大户张岳永说:“还有十多天,头部批迟菜心就要上市!”

  迟菜心是增城特色冬种蔬菜品种,菜质鲜嫩、香脆甜爽,因其时至深冬味蕞鲜甜,比一般菜心要迟,所以称为“迟菜心”。

  从2004年起,增城开始通过菜心美食节等活动,把“增城迟菜心”作为政府区域品牌向外界推介。近年来,当地建成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聚焦迟菜心产业的大数据平台,不断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拉动产业升级。

  广州增城区迟菜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增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张岳永种了十多年迟菜心,说起近些年的改变,他掰着手指头一一数来:“以前大家种的菜层次不齐,现在从种子到肥料,都有产业园指导标准化种植,菜的品质提升了;过去迟菜心价差能有两三倍,菜农很被动,现在产业园统一收购,菜农心里有了底,少了顾虑,就能专心种好菜。”

  迟菜心托起致富梦,菜农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增城区,迟菜心种植面积已有约6万亩,种植农户超过1.3万人,年产值达到了6亿元。

  利用一个特产,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致富一方百姓。从丝苗米到迟菜心,增城区把“小特产”做出了“大文章”。

  目前,增城区丝苗米、荔枝、迟菜心等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超过110亿元,引进培育出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引导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要素不断集聚,产业规模还在不断壮大。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增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增城区将持续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发展平台和项目的整合,梯次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农民致富增收渠道,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省级荣誉!增城丝苗米入选!

省级荣誉!增城丝苗米入选!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省级荣誉!增城丝苗米入选!   以增城丝苗米“ 12221 ”市场体系建设   “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幸福田园蔬菜产业园(毛纬经/摄)   广州市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

4分24秒!增城这部专题片出炉→

4分24秒!增城这部专题片出炉→

  他们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为着力点   在专题片《科技兴农 粮安天下》中   一批专注于丝苗米育种科研的“新农人”   增城以“增科新选丝苗1号”为首的   将确保我们把国家粮食安全的“芯片”   除了农业科研人员付出巨大的努力,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也为增城百姓的丰衣足食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共融”与“共荣”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推动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共融”与“共荣”

  央广网广州12月11日消息(记者罗世伟)昔日以荔枝闻名于世的增城有了首家芯片工厂;曾经的“贫困村”“空心村”吃上了“旅游饭”;84所农村薄弱学校升级改造,小孩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增城多地,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见证“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增城既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也是广州这座超大城市的涉农区。近年来,增城持续深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