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加码!广东重磅支持制造业升级转型广佛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原标题:利好政策加码!广东重磅支持制造业升级转型,广佛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当下,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广东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企业迎来了提升其数字创新能力的重要机遇。
为帮助企业掌握利好政策资讯、抢占发展先机,鼎捷软件重磅推出政策资讯报告,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精神。
会议强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工作安排是指挥棒、更是任务书,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主动认领,抓好贯彻落实。
1把工业稳增长作为核心重任来抓,采取新的举措进一步惠企暖企,保存量促增量,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稳”。
2在关键技术领域力求新突破,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提升制造业创新体系水平,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3抓产业发展载体新建设,推动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步伐,新布局建设一批省产业园、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有序转移,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4壮大发展数字经济,提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及其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核心软件攻关工程试点应用,支持超高清视频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蓬勃发展。
5着力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小升规”工作力度,在政策措施、融资支持、办展办会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创造商机,让企业得实惠、有活力。
作为广州蕞大的产业底蕴和蕞坚实的发展根基,制造业是广州发展的“定盘星”。广州正大力建设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五大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动制造业立市和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
推动制造业立市,广州要着力构建“5686”工作推进体系: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聚焦打造数产融合的标杆城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体系,全面打造“五大支柱”“六大行动”“八大提质工程”“两城两都两高地”。
5是指升级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五大支柱产业;
8是指实施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产业链群、技术创新、主体壮大、湾区协同、三品战略、绿色低碳、营商环境等八大提质工程;
6是指“两城两都两高地”,即智车之城、软件名城、显示之都、定制之都、新材高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
近日,广州市发改委公布《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城市功能对接耦合为核心,链接各大交通枢纽和发展平台,推动城镇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区、三轴、一环”的空间格局。
一区:为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包括“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荔湾海龙”先导区和“荔湾-南海”“白云-南海”“花都-三水”“南沙-顺德”四个试验区片区,加快探索试验区边界去行政化,引领带动广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轴:着力打造起三条功能定位清晰、要素流动顺畅,内接外联、各有侧重的东西向同城化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自西向东串联佛山禅城、南海,广州荔湾、白云、越秀、海珠、天河、黄埔。该轴线将聚焦总部、商贸、文化、金融、医药健康等核心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广佛国际都会区。
一环:则串联起南沙港、南沙站、鱼珠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和南沙自贸片区、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空港经济区、佛北战新产业园、三水新城、佛山副中心等重大发展平台,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先进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佛地区服务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功能区。
总的来看,2021年深圳经济运行稳中求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两年平均增长3.3%,超八成工业行业实现正增长。
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施“能效领跑者”计划,加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建立碳普惠等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色转型”,成为今年惠州市两会的关注点。
国家绿色园区、工厂等数量居全省前列: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国家绿色园区、2家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16家企业共150种型号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这些园区、企业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大亚湾石化区企业竞相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近年来,大亚湾区一直高度重视石化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开展园区循环相关工作,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高达95%。园区现有5套大气自动监测站和7套重点部位预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46种大气特征因子,实现智能化预警和环境监管功能。
抓好“继续实施工业稳增长、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着力培育新动能、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开启新一轮倍增计划、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优化升级企业服务”八大关键词厚植先进制造新优势,为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开展深调研深讨论,组成调研组,针对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对重点工作进行剖析,在发展上找到更多立足点,推动其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2推动产业空间提质增效,谋划通过建设新型产业社区、镇村工业园改造等拓展和锻造新的产业空间,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
3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和战斗力,坚持以执行力提升为主线,在干部能力素质提高上下功夫,多举措扎实推进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提升专业度,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4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学习,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山多家企业及产品入选。其中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绿色工厂;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国泰染整有限公司、长虹美菱日电科技有限公司、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中山爱护日用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20个产品被评为绿色设计产品;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诺斯贝尔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评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截至目前,中山累计建成12家绿色工厂、52个绿色设计产品、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支持鼓励企业应用清洁能源、引进低碳技术与装备,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2021年7月,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修订出台《关于印发中山市工业绿色发展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工信〔2021〕254号),加大对工业绿色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对获评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给予蕞高3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同时获得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给予蕞高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获评国家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给予每个型号产品蕞高5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每年单个企业资助额度蕞高50万元。
善于捕抓机会者为俊杰。企业只有牢牢把握政策和政治发展方向,才能在风口来临时抓住机会。作为在制造业深耕40载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鼎捷软件将整合更多前沿资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视角,快来评论区回复“报告”订阅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