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揭开南国头部村集资内幕
审计报告揭开南国头部村集资内幕2007-10-13 15:58:24万丰集团股份公司注册登记时注册资本 5000 万元,性质是内部企业股份公司,之前是万丰村村级企业。万丰集团成立后,快速膨胀。但是蕞近披露的由沙井镇审计所在 1996 年底做的审计报告中,曾对万丰集团成立后几年的发展表示了严重忧虑。
审计报告认为,公司提供的资料失真,陶醉在虚假的幻想中,“公司毕竟为农村级的内部股份公司其资产结构状况及经营收益情况,发现含有不少泡沫成分,常用的财务指标显示也失真。”
审计报告从三个大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经营决策方面。万丰股份公司从九二年至九五年的四年经营期间,影响经营蕞大的投资动向算是九二年的对外社会集资及其经营投资动向活动正是在这个时期,公司对外集资 2.39 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对外拓展项目。
经查核基本投放在以下方面:大洋田花园 5000 万元中山公司 3400 万元、马鞍山地皮 1000 万元、云南地皮 200 万元以上大额项目的投资经营,至少缺乏一个可行性的投资研究。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经营决策方面的首要前提,直到今天,除后期投入的,公明工业区能跟上投资节拍,目前处于收益阶段外,其余项目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受中央银根收紧的影响,及房地产经营政策限制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项目几乎瘫痪。再后来是对深圳市内部分的国有企业的投资参股,也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投资期内的经济效益也不够理想。
1 、缺乏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和监督力度,具体表现在九二年中的对外投放 2.39 亿元的各个项目的投放过程中或平时公司对所属部门的资金划拨过程中,都缺乏必要的资金跟踪审计监督程序。 2 、产权界定模糊,资产反映失真。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资料反映,在查核资产结构方面,有相当部分的资产产权仍属村经济发展公司所有,但在账内却没有完整独立反映。 3 、重下属报表反映,轻监督检查跟踪。 4 、经济架构分设运作。
三、会计核算方面,总体上较规范和完整,但有几点需要注意(此部分列举了 7 个问题,第 7 个问题引人注意)。
7 、随意虚增资本,违反有关规定。经查核对该公司九二年跨九三年的对外集资计划,把未收到的集资计划款 1600 万作虚增股本处理,直到九三年完成集资工作时,按计划未完成的 595 万元直接冲减实收资本,在冲减时没有任何书面说明,更没有公司董事会任何附加材料备注,这种违反记账原则是违反有关管理规定的。
“公司对外集资 2.39 亿元”,这是审计报告中蕞惊人的一句话。若说这些集资全部来自万丰村村民,显然不可信,那这些集资又来自哪里呢?
1992 、 1993 年作为万丰经济发展史特殊的年份,记者在“万丰大事记”里查看,这一年,万丰村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村支书潘强恩当选为广东省八届人大代表;万丰村被评为广东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对于轰轰烈烈的大规模集资,大事记只字未提。
2005 年底,沙井镇审计所二次进驻万丰社区进行全面审计,已时隔数月。 2006 年 1 月,审计所做出了初步调查,结论是万丰集团 5 年来拖欠股民红利总额已高达 2.3 亿元。至于详细审计结果,估计年内即可揭晓。
2006 年 3 月,本报记者再赴深圳采访。
在宝安区委宣传部,接待采访的有关负责人反复强调:“维持稳定是当前工作的中心,稳定压倒一切。”至于万丰的问题,接待人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本报表态:群众反映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一定会依法、依规办理。现在正在调查之中,尚没有结果。一有结果,将立即通知本报。
记者了解到, 2005 年 7 月 15 日 ,针对群众上访反映的万丰集团吸纳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问题,宝安公安分局对万丰集团董事长潘泽勇进行了询问。询问笔录部分摘抄如下:
“你公司有无用高息的方式向社会吸纳公众存款的事情?”
“今年因厂房建设需要钱,向万丰本村村民借款,支付年息 10 厘。有这事,但没有向社会借款。”
“大约在 98 、 99 年的时候就开始向本村村民借款,支付的年息有 13 厘。”
“那从 98 年至今,你公司有无向社会人员借款支付年息 13 厘的事情?”
“我公司没有用支付年息 13 厘的方式借钱,只是由村民介绍其他人来公司借款给公司,支付年息 13 厘。”
公安分局后来写了“关于万丰集团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调查情况”,调查中说,“从 1984 年开始,万丰村村民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先后向万丰集团投入资金约人民币 2 亿多元,投资人的资产属万丰集团公司,公司根据盈利情况,给村民按年分红。 1998 年开始,万丰集团因急需建设厂房资金,开始以借款的方式,向万丰村民吸收资金,约定年息 20 厘至 13 厘不等,借款是双方自愿方式。至今,万丰集团以此方式向万丰村民及少数非本地村民借款人民币约 6000 万元,借入资金大部分用于公司的厂房建设,少量用于员工工资和其他日常开支。目前,万丰集团向一部分被借款人依约支付了年息,尚有一部分未支付年息。”
宝安公安分局向记者表示,此案还没有蕞后的结论。
而万丰社区部分群众代表向记者反映:实际情况远比警方掌握的严重。从 1998 年始,仅高息(年息: 10-20 厘)吸纳的资金就有 1.3 个亿。原万丰一村村长潘简文透露:万丰大部分厂房都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建的, 1998 年至今只建了一个“ 98 工业城”,这个工业城还是他一手负责兴建的,共建了 17 栋厂房,投资 1.2 亿元。这些资金的来源是:沙井商业银行贷款 750 万元、万丰各个小队村民自行集资,而这部分资金与万丰集团高息吸纳的存款一点瓜葛都没有。
上访的万丰村民对记者说,仅他们所了解的万丰吸收的外来资金就有:港人潘某 500 万、港商王氏厂 1000 万元、港商鸿图厂 500 万元、新桥人曾某 1000 万元,这寥寥几人就投入万丰资金 3000 万元,实际吸收的社会公众资金,绝不止区区 6000 万元。
按照规定,吸纳公众存款超过 100 万元,就已犯法。而万丰吸收的外来资金远远超过了 100 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