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惠州惠阳区崛起千亿产业集群迈向智造高地

admin9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13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制造异军突起……“十三五”期间,惠阳区全面推进工业项目动工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发展思路,提######事效率,推动全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惠阳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231.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6%;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4.53%。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惠阳背靠崛起的千亿产业集群将更大步向“智造高地”迈进。前9个月,惠阳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29.05亿元,增长22.6%,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产业基础优势。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1600亿元。

  崭新的大楼、现代化的设施、智能化的产品展示……在深莞惠交会处的惠阳区新圩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从原来一片荒地到如今建筑林立,正加速崛起一座智造新城,这是千亿级产业园区——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重要组团。在“双区”建设和深圳都市圈背景下,这里站上了产业发展新风口。

  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正在打通……位于三和街道,总规划面积超过21平方公里的千亿级智造产业园区——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正拔地而起。在不久的将来,这将成为惠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过去5年,惠阳区多线推进,高标准推动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为惠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捷键”。

  5年来,惠阳统筹空间规划、资源保障、基建配套向六大产业平台倾斜,引进了一大批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促进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动工建设、竣工投产,取得了千亿园区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通过推动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配置、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落户、同类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以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区、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两个千亿级园区为先导的一批专业化产业平台拔尖冒头。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一批优质项目,两大千亿园区已经显现雏形,成为惠阳融深和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主阵地,也将成为惠阳经济向上突围的新引擎。

  未来,惠阳还有更大展望。2020年出台的《惠阳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万亩低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同时,进一步深化服务,加强监管,引导工业厂房租赁市场规范经营,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促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市场主体数量翻了一番以上,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超过六成,‘智造高地’的体量和质地稳步提升。”在前不久召开的惠阳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这样描述过去5年来惠阳产业的发展壮大。

  2020年惠阳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2.53亿元,规上工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723.8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家。

  为扶持高成长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惠阳制定了政策措施,既积极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又助力规上工业企业转型“专精特新”,并为“专精特新”企业升级上市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为惠阳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新动能。

  5年来,惠阳培育骨干企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其中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50亿元以上企业7家。截至目前,惠阳全区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获评企业数量分别居全市各县(区)头部位、第二位。

  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惠阳区引导和鼓励企业提质增效,推动龙头企业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制。目前,已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培育出伯恩、联想、胜宏、贝特瑞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形成。已推动33家制造业企业95宗项目获得各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助近1.2亿元。

  建立惠阳“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是近年来惠阳区积极推动阶梯式企业培育链条的重要举措。针对库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相关诉求,惠阳给予“一企一策”帮扶,专人跟进解决,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生产经营问题,激发惠阳经济活力。

  2021年1—9月,惠阳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29.05亿元,增长22.6%,惠阳区以电子信息为主体的“大智造”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

  近年来,惠阳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六大产业平台,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家居两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基础优势。

  产业发展的背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尤为重要,惠阳区发改局通过一系列行动深化体制改革,持续优化惠阳营商环境。

  惠阳在全市各县区中率先开展“标准地+零条件预审+区域评价”改革,通过改革,让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到12、26、42个工作日。

  值得一提的是,棠梓岭、梅龙湖等五大试点区域集中连片开发过程中,惠阳全面推广实施标准地出让和区域评价,为惠州市提供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惠阳样板,被评选为全市工作创新十佳之一。

  惠阳还推出《惠阳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用能报装流程环节和压减报装时限,有效解决中介超市服务滞后导致项目难以按时完工的问题。

  经过5年的发展与建设,惠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和光纤网络全覆盖,全区已建成开通5G基站近千座,基本实现主城区的连续覆盖及各镇街重点区域覆盖。

  目前,惠阳区建成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2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1个,位居全市第二。对42家企业上云上平台项目进行奖补,共拨付奖补资金近400万元。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国家、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共16家,推动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共200多家,数字化先进制造体系成效初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前9月,惠阳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74.7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1%。到年底,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1600亿元。

  接下来,惠阳区将实施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行动方案,计划在全区范围内选取一批符合惠阳产业发展导向、具备较快增长速度和较大增长空间的企业纳入“倍增计划”,每年拿出3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企业实现“倍增”,利用灵活高效的要素配置政策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力争实现优质企业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倍,五年翻两倍”的目标。

  发展谋划上,惠阳区将围绕惠州“2+1”现代产业布局,立足产业基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协同相关职能部门、镇(街道)、企业,持续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地,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支持制造业做强做大,积极推动惠阳企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平台承载大发展。惠阳将高标准谋划推进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高端产业平台建设,主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力争惠阳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为助力谱写“智造高地·活力惠阳”新篇章,为惠州市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提供强力支撑。

  惠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67亿元。2016—2020年间,惠阳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

  惠阳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231.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6%;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4.53%。

  惠阳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372.30亿元,相比2015年(208.28亿元)增长78.8%。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实现双位数增长,2016年至2020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1.4%、18.2%、10.2%、13.5%、14.7%,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

  大力推动约250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历年来累计完成投资639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年度投资情况居全市各县区头部。

  5年来,惠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和光纤网络全覆盖,全区已建成开通5G基站近千座,基本实现主城区的连续覆盖及各镇街重点区域覆盖。

  5年来,培育骨干企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其中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50亿元以上企业7家。

  惠阳区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89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29.05亿元,增长22.6%;实现工业增加值174.7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1%。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广东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41个!广东省2021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公示生蚝、加州鲈、生鱼、白虾都上榜了

41个!广东省2021年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公示生蚝、加州鲈、生鱼、白虾都上榜了

  2021年第二批省级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公布!   11月26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经各地推荐、实地核查、资料评审、演讲答辩、讲评会等环节,蕞终确定41个产业园为2021年第二批省级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荐名单(名单见后)。至此,今年已推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4个。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跨县集群产业园拟安排5个...

【组图】走进“中国贡柑之乡” 探访广东贡柑现代产业园

【组图】走进“中国贡柑之乡” 探访广东贡柑现代产业园

  德庆有着1300多年的贡柑种植历史。2014年前后,这里成了柑橘黄龙病的“灾区”,全县种植面积锐减90%,许多农户被迫放弃家中的果林,外出打工。   2018年,德庆贡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成立。有别于传统的种植园,该产业园引进了5G、AI、大数据等技术,不仅有效提高对抗病虫害的水平,还使得农产品上市时间大幅提前,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先机。...

一季度广东头部产业增加值增长67%经济大省如何念好农业经?

一季度广东头部产业增加值增长67%经济大省如何念好农业经?

  2022年一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情况日公布,头部产业的产值增长幅度超过第二、第三产业。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头部产业增加值976.15亿元,增长6.7%,高于全省经济增速3.4个百分点。广东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00亿元,同比增长7.5%。   头部产业“开好局”,实际上是近年来广东农业较快发展的延续。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盘...

一碗米饭背后的现代农业秘密与智慧探秘广东宝藏园①

一碗米饭背后的现代农业秘密与智慧探秘广东宝藏园①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行动、重要抓手。目前,全省已建设16个国家级、161个省级、5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161个省级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 3051 亿元,在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带动作用。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广...

中山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开园每年将带动就业创业16万人次

中山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开园每年将带动就业创业16万人次

  一大早,李春燕迫不及待地来到公司的“新家”——中山市“南粤家政”产业园。李春燕是中山市红珊月嫂总公司的总经理,12月23日是她所在的公司入驻产业园的日子。   当天上午,中山市首个“南粤家政”产业园正式开园。该园区位于中山市石岐区,集“产业孵化+技术研发+评价认定+品牌培育+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首期已吸引23家家政企业进驻,逐步形成家政产业品牌聚集地。...

产业园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

产业园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

  近年来,广东清远英德市立足岭南红茶特色产业优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践行“把生态装进茶杯里”的绿色发展理念,示范引领茶叶标准化生态种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产业园创建以来,将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茶叶生产基地作为主导产业提升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对茶园陆续进行了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引入种植管理机械和生物防控...

今年1至10月广东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477亿元

今年1至10月广东产业园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477亿元

  12月8日,2021年广东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江门召开。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省产业园自2005年12月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省产业园数量已达94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今年1—10月,全省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35.8%,较全省同期(11%)高24.8个百分点。   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平台载...

佛山产业园区_佛山工业园区招商_佛山产业园区招商信息-OFweek产业园网

佛山产业园区_佛山工业园区招商_佛山产业园区招商信息-OFweek产业园网

  基地面积约0.39万㎡,项目所在的顺德龙江经济繁荣,荣获“中国家具制造重镇”、“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中国塑料建材产业之都”。产业聚集,家具航母: 集家居会展、材料交易、设计服务于一体,打造家具行业航母和全产业链。都市综合,配套齐全:公寓、写字楼、酒店、会展于一体,办公、居住、展览配套齐全。   广东佛山禅城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4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