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企业一线生产建设忙高质量发展信心足
南都讯 数字化产业全新的程序从开发走向应用,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沿研究反复试验,集成电路企业井然有序地完成来自五湖四海的订单……春节将至,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各大产业领域企业一线仍是忙碌的景象。
在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广州市黄埔区二届三次党代会上,该区提出要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新的一年,对于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来说,更是迸发活力、展现担当的“信心年”。
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从“黄埔制造”到“黄埔智造”
一台电脑、一张简单时尚的办公桌、一屏幕复杂的编程程序,在位于黄埔区鱼珠智谷E-PARK创意园的广东云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徙科技”),即便春节将至,工作氛围仍然火热。面对不断升温的春节消费潮,这家企业要持续为品牌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云徙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全链路数字化经营增长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商,通过多年钻研的核心技术和应用,为食品、酒饮、家电、家居、美妆、日化、新式连锁零售、汽车、泛地产、烟草等行业的超300家企业,提供数字化消费者、数字化零售、数字化商品、数字化渠道等全链路解决方案与服务,实现数字化经营增长。
云徙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全链路数字化经营增长解决方案与产品服务商。 南都记者马强 摄
2022年,云徙科技将公司总部从杭州迁往广州。云徙科技董事长包志刚表示,公司服务的主要是品牌客户,广州在消费品牌集群打造方面全国领先。而黄埔鱼珠这里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对科技公司有很大的政策支持。
在包志刚看来,制造业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展的巨大优势,“黄埔制造”也是一个远近驰名的品牌,而数字化升级是“黄埔制造”向“黄埔智造”转化的关键之举。在黄埔,云徙科技可以更好地将领先技术应用于实践,让“黄埔制造”不止造得好,而且卖得好。
谈及2023年规划,包志刚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已然明显变化,不是“到店”而是“到家”,不是线下而是线上。“我们很多客户都将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2023年的重点发展战略。”他还表示,今年的愿望依旧是公司要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云徙科技的成功可以说是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着力发展数字化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区已形成产业布局“南北贯通”、产业链“内生增长”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区信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生态体系。
芯片满产供应市场,产能逐步扩大技术加速升级
“我已经在粤芯工作4年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很好,也很有朝阳产业的发展氛围。”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粤芯”)的“95后”员工李培铭非常期待新一年的发展。李培铭在粤芯主要负责业务系统的搭建和运维,是粤芯很早的一批员工之一。
粤芯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家年轻企业,如今已成为广东省本土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且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于黄埔起家,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8月18日,粤芯三期项目正式启动。
连日来,粤芯的生产线小时不间断生产。据了解,待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粤芯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从消费类芯片制造起步,逐步升级进入工业电子领域,致力于未来在高端模拟芯片的特定细分化市场取得突破。
同样是在去年开工的广州兴森半导体有限公司集成电路FCBGA封装基板项目(下称“兴森半导体”),眼下也是加班加点抓紧建设。走进兴森半导体位于中新知识城半导体产业园的工地,塔吊来回间,工人忙着搭建板材和钢筋。该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头部季度厂房完成土建后,继续推进厂房装修和设施的安装。
作为国内首家FCBGA封装基板业务的民营企业,兴森半导体副总经理蒋威表示,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打破FCBGA封装基板基本由海外少数厂商垄断的局面,补足国内企业技术短板,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解决高端芯片封装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及产品难题。
“在区专班服务工作机制和创新的信任筹建机制赋能下,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快速落地,粤芯三期项目实现引进即动工,兴森半导体项目实现签约即进场。”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兴良表示,重点产业项目“争分夺秒”加快筹建,为全区冲刺“万亿制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黄埔样本提供了产业支撑。
兴森半导体项目施工现场。通讯员李剑锋 摄
前沿医学领衔全球,“慧眼计划”从黄埔走向世界
实验室里,庞大的仪器进行着精微的操作,仪器前的显示屏上排列着海量的数据……这是全球头部套全自动化蛋白质组学平台。这一“全球首套”平台位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慧眼”大设施预研项目一期的大规模数据产出平台之一,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组建,目前所有硬件已通过了验收,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慧眼大设施工程”是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由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等共同启动建设的大型科学设施,也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下称“慧眼”计划)的重要组成。
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慧眼”计划,由中国科学家贺福初院士团队牵头发起,并于2019年率先提出该计划的主体构想和全球倡议。
该计划的愿景是在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共享模式下,探索人体的蛋白质组谱系及其构成原理与演变规律,系统阐释人类发育、衰老及重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并依此制订覆盖人类生命全周期的精准防控、诊治、康养策略,开创智慧医学新范式,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目前,“慧眼”计划正在继续建设打造示范全球的“智慧医学”大科学设施。“特别是针对肿瘤疾病的早筛早诊,相关研究有很成功的临床成果。”慧眼计划核心支撑实验室蛋白质组学平台主管王冬雪介绍,春节前夕,研究团队正抓紧推进数量庞大的样本分析工作,以便在年后可以尽早地推进后期应用。据了解,未来慧眼计划将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建立总部基地,加速从黄埔走向世界。
“慧眼大设施工程”内部实验室。南都记者马强 摄
采写:南都记者梁思华 通讯员孙旭东、黄蓉芳、范敏玲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