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跻身广东十大科创示范园

admin9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14

  惠州日报讯 (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张玉臣)记者从日前在广州召开的首届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大会上获悉,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在全省17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中脱颖而出,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辖区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获评“十三五”广东省二十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新时代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记者从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获悉,该区现建有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和水产产业园),构建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级梯次发展格局,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惠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去年4月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创建范围包括水口街道、横沥镇、芦洲镇,共涵盖73个村,总面积623平方公里,基本农田面积12.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8万亩。

  产业园功能布局为“一心、两区、一聚落”。“一心”即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位于水口街道洛塘村、下源村、万卢村;“两区”即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丝苗米原料生产区,分布于水口街道、横沥镇和芦洲镇;“一聚落”即“产村融合发展聚落”,主要是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区。

  根据相关创建方案,产业园主要开展“六区”建设,即做大做强水稻产业,建设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不断深化,如今已逐步建立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耕种、稻谷烘干、稻米加工、米糠精深加工、稻谷副产品深加工、稻谷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休闲体验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0年惠城区“矮陂丝苗米”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广东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约1000万元。

  与此同时,产业园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基层服务示范站建设,其中园区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作为京东中国特产惠州馆的运营企业,除了推动丝苗米进驻京东平台销售,还推动惠州本土特色农产品进驻京东商城,如惠州梅菜、祯州荔枝酒、东江桥系列酒等,2020年京东商城农产品销售额达3000万元。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构建了广东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广东省农村创新创业星创天地等4个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产业园内参与实施主体投入研发经费2930万元,其中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研发费用达2430万元。

  随着科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园区内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驿站,作为农技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点,发挥农技推广服务桥头堡的作用。2020年园区水稻科技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800平方米的稻米实验室1个,配备原子吸收光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去年以来,园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48场,海纳也被广东省农科院授予科技成果转化十佳企业称号。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建立了生产全过程记录制度,并督促园内企业加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平台”“惠州市粮油溯源监管系统”等追溯平台,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园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均在99.5%以上,“水中鲤”“长生道”“东江矮陂”“禾宜佳”“金稻班”等丝苗米品牌逐渐打响。

  为实现绿色发展,园区采取增加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等措施,减少化肥使用,并通过机直播、机插秧等现代先进技术减少农膜使用。同时,完善灌排渠道,大力推进高效节水设施建设,节水灌溉覆盖率达82%。基于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海纳公司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蕞美绿色食品企业”,横沥镇被认定为省级专业镇。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产业兴旺才能带动乡村振兴,而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据介绍,在逐步推进壮大丝苗米产业发展过程中,惠城区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以土地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综合服务等多种方式,与全区1万余农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户均增收5000余元。

  与此同时,丝苗米产业园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65家,其中从事主导产业经营的合作社有45家。2020年吸引返乡创业人员150余人,吸纳450多名农民就业。园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农户以农产品销售、农家乐餐饮服务、民宿经营等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06-19

2022-06-19

  为推进江门5G智慧农业科创园建设,探讨5G智慧农业科创园智慧农业的生产经营基本情况、金融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具体方法与经济成效等。7月30日,江门市5G智慧农业应用调研会于广东江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召开。农工党广东省经济工作委员会、肇庆新区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江门市农业农村局、肇庆市政府金融工作局、江门市5G智慧农业科创园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研院观察】科技金融系列研究专报——深圳市及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分析

【研院观察】科技金融系列研究专报——深圳市及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分析

  科技金融系列研究专报——深圳市及南山区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分析   科技金融作为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可或缺的工具,日渐在服务建设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国家重视科技金融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以金融力量推动科创产业向前发展。本文从分析深圳市科创环境和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入手,梳理了南山区科创载体以及促进科创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和金...

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综合能源规划项目

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综合能源规划项目

  日前,中国能建广东院联合深能智慧等企业中标粤港澳大湾区又一国家级平台――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综合能源规划项目。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港接壤地带,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合作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面积约3....

中海阳光橡树园二期规划-中海阳光橡树园片区周边旧改规划信息曝光

中海阳光橡树园二期规划-中海阳光橡树园片区周边旧改规划信息曝光

  中海阳光橡树园位于:龙岗宝龙旧改社区,宝龙片区内   中海阳光橡树园地处宝龙科技城,无缝对接大运新城、龙岗中心城,定位新兴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人才宜居家园,未来更有400万㎡城市更新,多元配套全面升级。   大运新城是深圳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深圳的国际大学城都聚集于此(香港中文大学,北理莫斯科大学),未来还将有10家国际级学府入驻,大运中心体育...

亿翰产城周刊(1014-1021) 锦和商业、金地威新、普洛斯有新动态星河、金茂产城有新项目签约

亿翰产城周刊(1014-1021) 锦和商业、金地威新、普洛斯有新动态星河、金茂产城有新项目签约

  9.中关村000931股吧)产业园和临港东久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已申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

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佛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0月21日上午,20余位国家高层次人才齐聚三龙湾南海片区,拉开了“2021南海鲲鹏人才节”鲲鹏“潮”篇章——国家高层次人才三龙湾深度行活动帷幕。活动中,三龙湾南海片区聘任首批“引才大使”,还举办南海桂城-三山人才快线发车仪式,开通首条为产业园区人才量身定制的公交辅助线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南海实施“人才立区”战略十周年,南海启动“鲲鹏人才节”,...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共同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河套”连深港助香港科创北延

  透过深圳福田保税区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的落地窗,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能一眼看到深圳河对岸的香港,那里是他成长的地方。2018年,何耀威带着团队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深圳园区,一待就是4年。一河两岸,一区两园,越来越多的港青团队来到这里。5家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未来可容纳约1500名香港创新创业青年。   河套正在成为深港科技...

助力“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中巴科创合作论坛在松山湖举办

助力“科创中国”试点园区建设中巴科创合作论坛在松山湖举办

  发起《共建“中国-葡萄牙语国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倡议》,共同探讨两国交流合作的路径;华南农业大学与巴西巴拉纳州签署战略协议;科技创新交流访问学者交换活动即将启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历时5天,云集中国、巴西两国科技工作者的2021中国·巴西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于北京时间9月17日在东莞松山湖正式落下帷幕,在智慧农业、智慧生物医疗卫生、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