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深圳市工业用地的变迁与未来

admin9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25

  深圳市工业用地近四十年的扩张与更新,可谓这个城市经济发展奇迹在空间上的蕞佳投影。目前,深圳工业增加值仍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工业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

  迫于产业发展需求和城市资源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深圳工业用地发展在国内率先进入了一个“转型期”。而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深圳工业用地的发展更是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加剧,政府加强了工改商、工改居类项目的限制,工改工项目因此相应提升。由于市场居住类物业的利润丰厚,大量M0[4]空间被改造为商务公寓,实质上并未起到提升产业空间的作用。

  为应对这一问题,2018年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发布《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企业希望通过工改工之名,行房地产售卖之实的渠道基本被斩断。办法指出,M1和M0不得建成“类住宅化”,禁止将厂房改为公寓,研发用房和配套设施建筑平面不得采用住宅套型式设计。严格控制区块线,原特区外各区(新区)区块线的工业用地面积总量控制在20%以内,南山区区块线%以内。

  2019年初,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起草了《深圳市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允许在维持原土地用途不变情况下增加建筑面积,产业用地可通过新建、扩建、拆建及三种方式组合的路径实施容积率调整,如利用已批未建产业用地进行建设,以及部分建成、已建成产业用地利用空地进行建设;对现有厂房及配套建(构)筑物进行扩建、改建;对拆除部分或全部建(构)筑物后建设等。但核心仍然是坚持“以产业运营为核心,严禁房地产化”。

  经历了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深圳从一个不足3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发展成为中国创新制造、外贸创汇的一流城市,积累了超过建设用地三分之一的工业用地。

  但是由于市场自发的快速发展和分散的权属,除少数几个大型产业园区外,大部分的工业用地处于分散而零碎的状态,而工业用地的利用与功能的改变更多的受市场力量的左右。

  原特区内地区的产业园经过早期城市更新,多数实现“退二进三”,成为了服务业的集中地;特区外的大部分工业园区,市场的“去工业化”热情仍然较高,但在愈加严厉的工业用地更新政策下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以纽约和东京为例,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到20 世纪末,纽约的“去制造业化”现象明显;而日本在《广场协议》后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东京的第三产业迅速提升,第二产业急速下降。

  相应地,纽约和东京的工业用地比例大幅度下降,商业等第三产业用地比例大幅上升。

  纽约2014 年的工业和制造业用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3.5%;东京2007 年工业用地面积为5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9%[5]。总体来看,大都市地区的工业用地面积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也较低。

  尽管深圳市工业用地规模有减少的趋势,但工业用地的效率却一直在提升,且近年来的增速在加快。

  2003年,深圳市工业用地地均工业增加值仅11.24万元/公顷,到2010年间仅提高到15万元/公顷,更多的体现为总量的扩张而非效率的提升。

  2010年以后,工业用地增速趋缓,且2015年以后,工业用地实际上呈现下降趋势,但工业增加值仍在快速增长,相应的地均增加值也在不断增长,2017年达到32万元/公顷,年均增长11%。

  深圳市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湾区经济”,借此将深圳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

  2015年4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进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中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环湾地区集中已初具规模。

  近十年来深圳市的高端资源也在不断向环湾地区集中,其中直接临近湾区的南山和宝安两区发展尤为迅速:

  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日益成为主导产业,工业用地随之相应减少。目前南山共有总部企业124家,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9%。尽管工业用地的规模近年来下降趋势明甚幻战初牺显,但是工业增加值以及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却在不断提升。全区的工业用地总量仅16平方公里,却已成为全国各区县单元中地均工业增加值蕞高脚脱抖的区域。

  工业用地的地均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6.68亿元/平方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11.14亿元/平方公里,年均仅增长5%;2012到2016年则达到了年均17%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产业大区(工业用地占全市的27%),地均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同期全市的平均。

  深圳市土地空间有限、工业用地占比大,新增土地要满足保民生、保基建等任务,可用于产业空间的份额较少。

  2016年,深圳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97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48%,远超土地利用警戒红线,按照《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期内可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仅剩29平方公里,至2020年年均不足8平方公里。

  新经济背景下,深圳市各类新兴创新公司,“独角兽”公司兴起,这些公司大多属于高端制造、互联网和高新科技类产业,具有全球范围流通、风投资金吸引力强等特征,这些新兴创新公司成长周期短、创新能力强、爆发速度快,能够促进上下游产业甚至激活跨界发展,而对生产空间也提出多样性、灵活化的需求。

  产业的升级换代除了直接引起空间形态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就业主体的变化,即就业人群的教育水平、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的变化,就业总量、带眷情况也有很大不同,而这将直接导致本地区主体人群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的改变,以及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变化。

  产业配套环境的打造和高品质新型产业空间的供给才能有效的留住优质企业。尽管深圳市目前尚不具备大量由政府主导的产业空间,但是从城市配套、产业配套、人才吸引、环境打造等措施入手,仍然是有效的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的方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包括 “硅巷”等地区的科技创新向城市中心区回归等案例也说明,高科技产业或者高新制造产业,其集聚不在大规模的产业空间,而更多取决于创业者以及就业者的环境偏好,即优质的城市服务、多元的城市文化和时尚的环境氛围。因此,提供更多样化、配套更完善的产业空间,合理引导工业用地的更新方向,有助于城市产业活力的持续保持。

  作者 黄斐玫中规院深圳分院规划设计三所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硕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从事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战略、人口、城市更新等研究。近年主要负责《深圳市宝安区城市更新战略与策略研究》、《珠海空港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常德市津澧新城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等规划及课题研究工作。

  注释:[1] 深圳市规划局等,《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总报告)》, 2006,6[2] 深圳市规划局等,《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总报告)》, 2006,6[3]《前5个月制造业投资出现回升势头,专家提醒——增速尚处低位亟待组合施策》,经济日报,2018.6.29[4]《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M0新型产业用地类型,涵盖了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活动。[5] 黄迎春 杨伯钢 张飞舟,《世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7,6[6] 数据来源:省科技厅2017年5月提供的高新企业名录

  参考文献:1. 李江,《园区整合: 产业空间重构的必然选择———资源条件紧约束下的深圳宝安工业布局》,经济地理,2008,72. 肖晓俊 傅江帆 贺灿飞,《国际大都市产业功能区空间利用特征》,世界地理研究,2011,123. 严若谷,《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工业空间演变与空间再生研究—以深圳旧工业区升级改造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16.34. 胡映洁 吕斌,《我国工业用地更新的利益还原机制及其绩效分析》,土地利用,2016.4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周要闻:东莞近日通过《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扶持奖励暂行办法》(1102-1108)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周要闻:东莞近日通过《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扶持奖励暂行办法》(1102-1108)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中央: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对不得批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的四种情形进行了规定。   ,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2、印发   ,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发布《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解...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798亩!东莞首个大型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挂牌招商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798亩!东莞首个大型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挂牌招商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发挥制造业投资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牵引带动作用。2、发布   2020年完成“工改工”改造面积1.6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65.5%。   挂牌一宗工业用...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近1500亩!这座城市挂牌出让32宗工业用地

【粤港澳大湾区】地产要闻:近1500亩!这座城市挂牌出让32宗工业用地

  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出台《深圳市光明区支持“3+1”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发布《横沥镇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沙田镇2宗普通工业用地摘牌,合计用地面积近百亩。   四会市挂牌出让32...

一天七个制造业项目落地!肇庆高新区产业招商落地喜迎ldquo;开门红rdquo;

一天七个制造业项目落地!肇庆高新区产业招商落地喜迎ldquo;开门红rdquo;

  这激励奋进的“开门红”,是肇庆高新区坚决落实广东省委、肇庆市委全会以及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落实区党工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充分体现。今年,肇庆高新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突出“一城双核”,坚持“制造业当家”,突出“以产带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突出“由园转城”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有高度、有热度、有温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工业科技新城。   刚落地的7个项目,均为制造业...

中山工业用地30-200亩

中山工业用地30-200亩

  全国工业用地招商平台,免费、专业、一站式服务!   中山市出售工业用地 出售面积:100亩,大小可分割。交通优势:五空四高三轨二快一港——广东省内一小时经济圈。 优选行业:电子信息、机器人(高端装备)、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龙头企业。接受“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组合的产业集群。 工业用地参考地价:47万/亩(实际以蕞...

产业地产投资情报:2019年一季度广东省产业用地拿地百强企业排行

产业地产投资情报:2019年一季度广东省产业用地拿地百强企业排行

  原标题:产业地产投资情报:2019年一季度广东省产业用地拿地百强企业排行   中商情报网讯: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地产情报库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广东省产业用地出让数量共计1715宗,面积近4万亩,缴纳土地出让金439.14亿元。   从广东各市产业用地出让情况来看:广州市、汕尾市、韶关市、江门市、东莞市、佛山市、惠州市、肇庆市、珠海市、清...

参与低改可获奖励资金!三水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奖励资金申报中

参与低改可获奖励资金!三水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奖励资金申报中

  日前,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发布《2021年三水区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奖励资金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明确奖励对象、申报时间、支持标准和申报材料等内容,新增载体的低改项目蕞高可获100万元奖励。   根据《申报指南》,2021年三水区已改造提升的低效用地企业,或参与低效用地改造提升的企业,可享受三水区国有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奖励。奖励申报时间为2022年1...

商住用地广东商住用地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写字楼酒店厂房

商住用地广东商住用地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写字楼酒店厂房

  原标题:商住用地广东商住用地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写字楼酒店厂房   通过设计不同的权重,企业与政府双双获利,而村集体组织更倾向于获得长期的租金收入来源,凤凰社区因此选择了第二种分配方式。   事实上,征地制度在深圳早已失效,较少出现政府和开发商强征的现象,但由于掌握在农民手中的大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吞噬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政府不得不主动放弃部分利益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