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放大招!35块产业用地全球招商蕞大的在光明科学城!
此次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总供应35块地,其中面积蕞大的地块达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将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3个方面。
另外,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坦言,关于“深圳没有土地”并不准确,深圳是有目的供地,“如果有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我们非常欢迎,用地予以保证,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
11月5日,深圳举行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推介计划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深圳市3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及相关产业政策要点,并回答记者提问。
此次批量推出的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招商,总供应35块地,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约5平方公里。
30万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选址几乎覆盖深圳全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大概有3个片区。
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共有9个,其中宝安1个、龙华1个、坪山2个、光明2个、大鹏1个、深汕合作区2个。其中面积蕞大的地块达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
4、此次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3个方面。
5、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深汕合作区;总部基地主要分布在南山、福田;科研研发主要分布在光明、大鹏。
6、深圳是有目的供地,未来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空间保障。如果有高新技术产业来深,深圳在用地上将予以保证。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聂新平介绍,此次大规模供地,是为了让更多优质企业参与深圳发展,共建世界级城市群,共筑社会主义强国的城市范例。
另外,发布会透漏,在未来产业布局上,目前深圳已经调整重大项目的准入机制。此外,深圳还将强化产业配套优势,集中力量强化“深圳全球硬件天堂”的地位。
今年1月,深圳发布产业用地“扩容”新政征求意见,提出产业用地容积及容积率调整可通过新建、扩建、拆建及三种方式组合的路径实施,划定新增建筑面积的15%为产业用地容积调整的贡献基准,并明确规定提高容积率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转让。
5月,深圳产业用地新政正式落地,尽可能的将所有存量产业用地纳入提容增效范围。
7月,深圳又计划今年将整备完成不少于12平方公里产业用地(截止7月,深圳已梳理出33片共78平方公里较大面积的产业空间,集中在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大鹏等7个区)。
同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区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的方案,并确定了产业和空间发展目标。此前调查显示,工业区内承载了全市约3/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市约4/5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然而,迫于产业发展需求和城市资源环境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深圳工业用地发展也因此在国内率先进入了一个“转型期”。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下发后,深圳发展备受关注。紧接着,在8月18日“先行示范区”出台后,给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到2035年,深圳更重要的是面向全球的价值,以先行示范区的姿态成为全球标杆城市。
但作为城市发展重要基石的产业,从现阶段看,新加坡、纽约、香港等城市的人均产业收入是超过深圳的。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庆生表示,从全球标杆城市来看,新加坡每平方公里33亿元产出,纽约每平方公里接近90亿元产出,深圳与其有较大距离,必须进一步努力。
加上深圳土地空间有限、工业用地占比大,可用于产业空间的份额较少,因此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这次深圳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推介,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其新一轮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现阶段,深圳有四大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
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显示,高新技术产业方面,2018年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达到了14415家,居全省头部、全国大中城市第二。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产业园区包括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深圳软件产业基地、深圳天安云谷产业园等。
表现突出的还有现代物流业,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在深圳,美国UPS、德国汉莎、丹麦马士基、菜鸟网络等60多家知名国际物流企业落户深圳。主要产业园区包括前海湾保税物流园区、盐田物流园区、大空港航空物流园、平湖物流基地、华南物流园等。代表性本土企业包括顺丰、怡亚通等。
金融业方面,2018年实现增加值3067.21亿元,占GDP比重12.7%,成为全市纳税头部的产业。金融业集聚区包括福田、罗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其中前海将打造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
另外,深圳产业布局还有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包含了生命健康产业、机器人产业、可穿戴设备产业等的未来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