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包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 面积蕞大地块位于光明科学城
“40年前,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观点,抓住深圳就是抓住了机遇。4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认为,抓住新的机遇,新的成功就离我们不远”,11月5日,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在深圳头部次面向全球“打包”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的新闻发布会上,朝着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企业和项目抛出了“橄榄枝”,并打下包票——“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深圳来发展的,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满足多少空间”。
在人们以往的记忆中,深圳的国土空间向来十分紧张,一口气推出30平方公里,且为连片产业用地,深圳的决心和立场都很明确: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形成产业发展的新热潮。
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招商引资?刘庆生在发布会现场晒出了一份“深圳全球对标城市成绩单”。“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约13亿,香港是21亿,东京是31亿,纽约接近90亿。这几个深圳发展对标的目标城市数倍于深圳;从人均看,深圳目前人均产出大约为2.8万美元,香港人均是4.8万美元,东京、纽约以及北欧的几个城市都大幅度超过我们,这都是我们的差距和短板”,刘庆生说,要进一步努力,使深圳发展的能级更高更强,才能实现追求的目标。
为更好地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正在加快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支撑经济更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力争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但另一方面需要正视的,是深圳目前的产业结构。发布会现场,刘庆生也带来了一组深圳当前的经济数据:头部产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总体是4:6,“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结构中,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发挥着支撑性、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深圳的工业产值已突破9000亿,但如果横向、纵向比较,我们还应该做得更好”。
“为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我们对全市可用于产业发展地块进行了整备梳理,将分批次集中推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推动形成新一轮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高潮”。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聂新平详细介绍了深圳此次批量推出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的具体情况,透露了下列重要信息:土地将用于满足企业发展、土地来源为土地整备、特点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面对对象为全球招商、将分批次集中推出。换句线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全球推介,只是深圳此轮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启幕。
聂新平介绍,根据梳理,本次可供产业用地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未来,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空间保障。
本次用地集中在35个片区,按照产业门类,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和深汕合作区;以总部基地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南山、福田;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光明、大鹏;以高端物流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盐田。按照地块面积,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有9个,分别位于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大鹏、深汕合作区等区,面积蕞大的地块达到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
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推出的产业用地将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
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方面,深圳将以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为纽带,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高效对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记者从会上获悉,聚焦产业发展痛点和需求,深圳精准推出了全方位无死角细分产业政策措施,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高端发展、拓展金融支持手段、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难什么帮什么”,聂新平说。
深圳将出台一批项目落户鼓励政策,根据项目需求提供全流程服务。政策包括《深圳市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等规定,鼓励大企业、好企业来深设立总部和落户产业项目。
同时,推出一批共性产业政策,全方位助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政策包括:《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等。
值得重视的是,深圳对产业空间的供应予以保障和规范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标定地价等方式,有效降低深圳产业用地的地价,重点产业项目可以实现招标、拍卖、带产业项目挂牌出让,或者采用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保障工业用地供应。同时,深圳还鼓励重点产业项目用地联合投标或竞买,新兴产业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进一步优惠,地价水平将大幅降低。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幼鹏表示,在地价方面,高新科技和新一代信息产业可以优惠到0.35或更低的系数,甚至在先租后让方面,也可按全年期20年期60%的标准享受空间保障;此外还可通过房地并举,政府供给产业用房,用租赁的方式供给产业空间,“只要是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在土地供给上都有专门的,或者是特殊的供给政策”。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