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规划专家王金川:对标深圳湾深哈赋能提升板块价值
“我们希望按照未来城区,一个宜居的城区,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城区做,而不是一个简易的产业园区,虽然我们是叫产业合作区,它未来的雏形就是深圳湾。”在“2021深哈合作发展论坛暨哈尔滨市深圳商会成立大会”上,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城市规划六所所长王金川描述的深哈产业园区,令人心驰神往。
“我刚进哈尔滨的时候,从我内心角度为园区选址时,就希望选一个蕞简单,蕞快见效的方式,就是在城南。但是后来,领导选择了城北,我回过头再去解读这个事情,感觉其实是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王金川说,回过头看,这个位置的选择,之于当年深圳蛇口的位置有异曲同工之秒,“一园多区,也解决了两岸联动,资源优势互补的问题。”他表示,深圳和哈尔滨确定的以园区共建的方式为载体实现,后来我们与其他三个城市的合作,都在学习哈尔滨这种模式去做。
“我们为什么选择新兴产业,其实深圳在十几年前产业转型的时候就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谈到园区产业选择上,王金川说,哈尔滨从这个阶段也是从现有的工业基础向新的产业集聚,深圳不只是带来几个产业,而是如何跟哈尔滨把产业转型和升级的过程度过去,所以说难度在这,所以说我们的方向定得非常的明确。
“从东侧大剧院,水上世界公园到市政府,这块是深哈主阵地,但这条带未来一定要连成一条像深圳湾一样连续的开放空间,一定要让人走进滨江,才可以真正体现松北的魅力。”王金川表示,深圳发展这么多年,蕞后留下就是湾区,就是廊道,就是大公园,其实那些建筑过30、40年都会功能置换,都会改变,而这些“不变之景”对未来城市有赋能的空间,就会比其他板块更有价值。
产业是我们的核心,我们希望在南北城创造一个无界园区,就像腾讯做的一样,是可以无限制交流的。随着讲解的深入,王金川谈到了社区建设,“过去有的社区没有活力,很大原因是太大了,没有人交流,都是封闭的院子。”王金川说,希望把哈尔滨城南老的街区基理在这里做一些恢复,从西侧的公共服务设施到东侧的中枢,“我们是建立这种服务的街道,也形成一个形态。”
深哈万科城,就是完全按照我们的设计建造,这是特别欣慰的一件事情。一期,二期,可能未来都是按这种理念,这个地区会呈现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因为旁边有这条未来的世纪中枢,再加上我们的开放性街区,它未来就是非常有活力的1.5平方公里,这也是我们所憧憬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