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长三角国家级开发区简介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 1984 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市“东进” 的龙头,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 小时车程覆盖香港、 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 2002 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实行合署办公,形成了全 国国家级开发区独一无二的“四区合一”新型管理模式,全 区总规划面积 78.92 平方公里。2005 年,依托广州开发区设 立了萝岗区,面积 393.22 平方公里。 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州开发区要建设成为 广州对外开放“窗口” 、体制改革“试验田” 、自主创新基地 和经济增长极。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 立于 1991 年,面积 37.34 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管 理体制,包括广州科学城 20.24 平方公里、天河区天河科技 园 12.4 平方公里、越秀区黄花岗科技园 1.5 平方公里、白 云区民营科技园 0.7 平方公里、南沙区南沙资讯园 2.5 平方 公里。此外,广州市政府还将位于海珠区的广州国际生物岛 (1.8 平方公里) 委托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进行开发建设管理。 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出口加工区位于广州开发区东区 内,是 2000 年 4 月 27 日经国家批准成立的首批 15 个出口 加工区之一,规划总面积 3.05 平方公里,首期 0.9 平方公 里于 2001 年 3 月 31 日通过海关总署封关验收。 本田汽车 (中 国)有限公司在广州出口加工区设立了全国头部个和蕞大的 整车全部出口的汽车生产基地,吸引了 70 多家汽车配套厂 商落户广州开发区,形成广州市东部汽车产业基地。 广州保税区:广州保税区位于广州开发区西区内,1992 年 5 月 13 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总面积 2 平方公里, 1993 年 5 月正式封关运作。 参照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管理 模式实行“境内关外”的海关监管政策,主要开展保税物流、 保税仓储、加工制造、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及商品展示业务, 保税区外资企业可申请从事国内商品批发、 零售、 佣金代理、 特许经营业务和进出口经营权。广州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以保 税物流为主,加工制造为辅,依托便利的区位优势、优惠的 政策优势和高效的体制优势,建立了通达世界的海、陆、空 立体直转通关物流系统,成为全国保税物流功能覆盖面蕞 广、业务形态蕞丰富的保税区,并形成以电脑及其零配件系 统产品、模具钢材加工、食用油加工、生活、医疗用品、新 型锂电池材料、珠宝加工为主导的若干产业模块。 保税物流园区:2008 年,广州保税物流园区经国务院批 准成立,规划面积为 0.507 平方公里,位于广州保税区一期 内,属于一个“区中有区、网中有网”的特殊监管区域,四 至范围是:东至东江边、南至金桥路、西至广保大道、北至 保盈大道。它是目前中国法律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区雏形,是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蕞高的经济区域。 这是继上海、 大连、 天津、青岛、张家港、宁波、厦门、深圳 8 个城市设立保税 物流园区之后,第九个获批的国家级保税物流园区。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广州市萝岗区香雪三路一号 邮 编:510530 政府服务热线 招商热线 行政效能监督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增城开发区自 2010 年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以来,积极 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品牌优势,牢固树立“增城就是开发区、 开发区就是增城”的理念,充分发挥开发区高端协调、高效 服务、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建立健全区市一体、共创共享 的运行机制体制。按照“生态型、创新型,国际一流园区” 的目标,依托广州东部增城 22 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新区核 心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重大战略性发展平 台,发展重大战略性主导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 核心基地 ,打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区,成为广州东部 现代产业新区。其“一区多园”基本情况如下: 一、增城汽车产业园 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及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 心区。以首期投资 22 亿元的广汽本田增城工厂 48 万辆豪华 乘用车基地、总投资 50 亿元的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华南 30 万 辆整车生产基地以及广汽零部件系统、日立汽车系统等项目 为龙头,规划重点引进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 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产业、企业总 部等产业项目,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带动汽车零部 件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广州东部汽车整车产业基地,形成广 州东部高端装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广州东部电动汽车实验基地,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 主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打造广州“十二五”电动汽 车实验基地。重点引进电动车研发设计、推广使用技术、充 电设备生产及公共工程建设等项目,抢占新能源汽车运用推 广的战略前沿,形成广州东部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二、LED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LED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依 托总投资 31 亿元的晶正鑫光电(LED)外延片芯片项目等龙头 项目,规划重点引进半导体照明(LED)、软件业、IT 信息服 务业、3G 通信、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项目,形成LED产 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态势,推进省市共建 LED 产业园,打造国 家级 LED 产业基地,今后 3 至 5 年,形成广州东部光电等节 能环保产业集群。 三、光伏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依托 周边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以首期投资 11 亿元的中国电力 投资集团太阳能电池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基片项目及分布式 能源、总投资额 18 亿元的通用光伏科技等项目为龙头,规 划重点引进太阳能光伏装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能光伏 电池、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与系统等产业链高端领域项 目,集聚清洁能源研发和生产的高端要素,打造广东省千亿 级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形成广州东部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集 群。 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园 增城开发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 依托珠三角发达的电子消费市场,以总投资 40 亿元的中金 华南数据中心、首期投资 10 亿元的阿里巴巴华南电子商务 物流中心等龙头项目,规划重点引进无线射频识别(RFID)、 云计算、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 数字家庭等项目,率先发展以无线射频识别、云计算为代表 的物联网产业,建设广州智慧城市的中枢平台和支撑基地, 打造增城开发区电子商务生态产业园,形成广州东部现代信 息服务业产业集群。 广州东部现代物流产业园,位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 心,毗邻广汕高铁广州货运总站,是珠三角和长三角货物集 散的重要节点,是以电子商务为平台新型物流业态的集聚 区,是建设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的重大项目。重点引进 云仓储、电子商务、保税物流、速递捷运、服务外包等现代 服务业项目。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华南电子商务物流和营运中 心、中金数据华南数据中心等龙头项目,充分利用新塘作为 穗莞深黄金走廊重要节点的区位和邻近白云机场、深圳机 场、黄埔港的交通便捷优势,借助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的 建设平台,加快区域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和大路网的对接, 努力建成华南地区云仓储中心, 以物流带动资金流、 人才流、 信息流,形成广州东部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五、高新科技产业园(增江) 位于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科技产业基地。依托周边发 达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重点引进节能环保设备、生物医药等 高科技产业项目,打造增城开发区(增江)东区高科技产业 园。 六、汽车研发创意产业园(石滩) 广州东部汽车研发创意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东北部 石滩创意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科研、 研发创意产业基础好,以占地 2900 多亩的广汽本田研发中 心为龙头,建设增城开发区(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着力 打造广州东部以汽车材料、汽车研发、汽车试验为核心的, 从材料到整车全流程的研发创意产业集群。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广东广州增城市新塘镇香山大道 2 号 邮政编码:511340 联系电话 传真 邮箱: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铜陵开发区于 2011 年 4 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 区,区域面积为 70 平方公里。经开区(含循环经济工业园) 现总体规划面积 40 平方公里,已建成 30 平方公里,入驻企 业 450 余家,总投资 530 亿元。 近年来,铜陵经济开发区铜基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已 形成成长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铜基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包 括以铜陵有色(000630,股吧)、铜峰电子(600237,股吧)、三 佳科技(600520,股吧)、精达股份(600577,股吧)等 4 家上市 公司为龙头的一批铜基电子新材料及元器件生产企业,培育 了一批配套协作能力强、 产品特色突出的“专、 特、 精、 新” 中小企业群。铜材加工已形成板带、箔、棒、杆、线、电缆、 漆包线、铜合金等产品系列。到 2015 年,铜陵经开区将力 争实现产业年销售收入 1000 亿元,形成完整的铜基新材料 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加快本地铜精深加工和电子元器件 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把铜陵建设成为国家级铜基新材 料产业基地。 铜陵经开区依托铜陵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产业优 势,围绕铜材、电子、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等产 业招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铜材加工产业现已入驻的项目 主要有:铜板带、黄铜棒、铜线杆以及各类电磁线项目。电 子材料产业现已入驻的项目主要有:铜箔、覆铜板、印制电 路板、聚脂膜、机车电力电容、晶体、磁粉、石英谐振器及 其元器件等。装备制造产业现已入驻的项目主要有汽车发动 机、高压和超高压输变电设备、高效节能半导体照明项目、 陶瓷过滤机、井下无轨化采掘装备、纺织机械、散料输送设 备、模具、风力发电以及汽车内装饰、汽车滤清器等。冶金 化工产业现已入驻的项目有有色 40 万吨双闪项目、铜冠冶 化项目组团、新亚星焦化项目组团等。纺织服装产业现已入 驻的项目有中国铜陵纺织服装工业城、 方园化纤、 祥兴箱包、 步森服饰等。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经开区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牢牢把握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按照 “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新跨越”的“三步走”战 略,将经开区打造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和重 要承载平台。通过扩区升级,到 2013 年规划建设面积达到 100 平方公里,建成 5 到 6 个特色产业园和异地产业园;到 2015 年,拉开 120 平方公里的新区框架,园区总面积将达到 200 平方公里,建成 8 到 10 各特色产业园和异地产业园。同 时,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一批特 色鲜明、技术水平较高、产业规模大、配套环境好的企业群, 努力把经开区建设成承载产业转移能力强,生态环境良好、 基础设施一流、功能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 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特色产业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 联系方式: 地址:铜陵市北郊距老城区 2 公里处 电线; 传线 邮件: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3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历经四次规划调整, 0.5 平方公里起步发展到现在 121.68 从 平方公里,常住和就业人口超过 20 万。集出口加工区、汽 车电子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外贸码头六个国家级发展平 台于一体。 按照“精简、效能、统一”原则,围绕“招商、建设、 管理、服务”四位一体职能定位,内设 16 个工作部门,下 辖龙山、万春两个街道和两个直属事业单位;市法院、检察 院、国土、环保等 14 个部门在经开区设立派出机构。 芜湖经开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便利。5 条铁路 干线在芜交汇, 条高速公路, 3 以及 205、 国道穿境而过, 318 距上海 3 小时车程,距南京禄口机场 1 小时车程,朱家桥外 贸码头航线 年底,芜湖经开区共有企业 1588 家(含 24 家境外 世界 500 强企业和 45 家国内上市公司) ,其中工业企业 566 家。2011 年实现生产总值 433 亿元,可比价增长 20%;规上 工业实现总产值 1639.5 亿元,实现增加值 400.7 亿元。 目前,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新材料三个主导 产业基本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其中,汽车零部件生产企 业达 100 家以上, 奇瑞汽车已形成年产 100 万台发动机和 90 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2011 年销量 64 万辆,连续十一年排 名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销量头部,连续九年位居国内乘 用车企业出口销量头部;以美的、日立为代表的知名品牌企 业,是国内蕞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海螺型材是国内蕞 大的型材生产企业,鑫科新材料是国内蕞大的精密铜带和白 铜合金生产企业,楚江集团是国内蕞大的铜板带材及线材生 产基地之一,中达电子等电子材料企业在海内外市场均占有 重要份额;汽车及高端装备、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电子信 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正全力拓展,一批 骨干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 展望未来,芜湖经开区将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和 谐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建成以战略性新兴产 业为主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先行区、集约用地示 范区、 环境保护生态区、 管理机制创新区和社会发展和谐区, 加快向国际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产业新城”迈进。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传真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沧州临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为河北沧 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2003 年 5 月,临港化工园区被河北省 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6 年 7 月经国家发改委 审核确定为“河北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 。同年,被河北 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 ,2010 年 11 月 11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 术开发区,定名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充 分发挥沧州沿海临港和化工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 势,全力构建中国长江以北重要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级循环 经济示范区。 沧州临港经开区位于渤海之滨,东距国际化大港口—— 黄骅港 20 公里,北距天津滨海新区 50 公里,距北京 230 公 里。荣乌高速、石黄高速、建设中的沿海高速环绕四周,朔 黄铁路、规划中的邯黄铁路贯穿东西,地理位置优越,具备管 道、铁路、高速公路、海运等各种运输条件。开发区控制面 积 118 平方公里,分为盐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 工、合成材料、仓储贸易区。 经过十年积累,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厚积薄发,迎 来产业大聚集区域大发展, 区内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项目 80 多个,总投资 600 多亿元。聚集了法国液化空气公司、中国 海洋石油、神华集团、中国化工集团、香港华润集团、冀中 能源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或参与建设的各类项 目,以及与之配套的公用工程和物流专业公司。形成公用工 程、大炼油、TDI、PVC、特种板材、水泥、高档染料等以化 工产业为主体,其他相关联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已投产项目包括: 投资 12.3 亿元的中国化工沧州大化 5 万吨/年 TDI 项目、 投资 16.9 亿元的金牛化工 23 万吨/年 PVC 树脂及其配套项目、投资 1.5 亿元的河北建新化工集团有限 公司年产 4000 吨苯胺-2,5-双磺酸单钠盐项目、投资 3.5 亿 元的瀛海香料公司 4 万吨/年香精香料项目、投资 3.9 亿元 的河北临港化工有限公司 10 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等。 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后,又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或已建设 完成,包括:投资 40 亿元的河北正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合成氨、尿素项目、投资 360 亿元的旭阳煤化工集团己内 酰胺系列项目及规划项目、投资 100 亿元的华润电力控股有 限公司 2×30 万千瓦热电联产及扩建项目,投资 20 亿元的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 10 万吨/年 TDI 项目已于 2011 年底 建设完成。2011 年,11 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约落户开发区, 项目涉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仓储物流、研发中心、 基础设施开发等多个产业,总投资 800 多亿元,包括:郑州 天途路业有限公司碳五馏分综合利用系列项目、美国阔码科 技集团研发基地暨新兴产业科技园项目、河北欧亚集团公司 500 万标米海洋输油输气柔性管道暨新材料工业园开发项 目、大连瑞克催化剂项目等等。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 张召堂同志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产业不断聚集,进入了大跨 越、大发展的新时期。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炼油为龙头,以 PVC、TDI、CPL 为骨干产品的石油化工产业链框架,以及高档染料、农药中 间体、香精香料、粘合剂、添加剂等新型化工材料近百种产 品的精细化工生产能力;以煤制气中心为龙头,以甲醇、醋 酸、合成氨、化肥等为骨干产品的煤化工产业链框架;金牛 化工 20 万吨离子膜烧碱为龙头的氯碱化工产业链框架。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河北省沧州市中捷创业路8号 邮政编码: 061108 办公室电线- 办公室传线- 办公室邮箱: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 1992 年,于 2010 年 11 月 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不同的产业,开发建设 沿江工业区、国际化工园、通港工业园、高新技术园、滨江 新市区。 沿江工业区,规划面积 36 平方公里,北临长江,紧靠 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熟港,苏嘉杭高速公路从区内穿 过。主要产业为能源、造纸、钢铁、化工、汽车零部件、机 械加工、电子、新材料等制造业及运输、仓储、保税等物流 产业。 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批准规划面积 0.94 平方公里,不仅享有简单、快捷的通关流程,更享有特有的 税收优惠条件。 保税物流中心,区内设有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区内企业 的海运、陆运、空运进出口(中转、转关)货物可直接办理 验关放行手续。 开发区拥有与进出口业务相关的外贸、 外运、 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于一体的联合协调机构, 物流高效便捷。设有公共型保税仓库。常熟开发物流中心, 是华东地区即智能化、多元化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可为 客户提供报关、货运、仓储、物流一体化软硬件服务。 滨江新市区,位于常熟东北部长江沿岸,毗邻沿江工业 区,规划面积 4.3平方公里,是集行政、商贸、金融、科研、 餐饮、娱乐、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主要投资导向为 零售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公益事业等商贸产业。 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常熟市北部的长江沿岸,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首期开发 5 平方公里。主要投资导向为以氟化 工为主的精细化工,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和医药化工 等产业。 通港工业园, 位于沿江高速公路与城区至港区主干道 通港路交汇处, 规划总面积8平方公里,兼具临港、近城、 紧靠交通道口等优势,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主要投 资导向为精密机械加工、电子、纺织、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 中小型外资项目。 高新技术园,位于常熟市区北部,规划面积 11 平方公 里,紧靠城区,近邻沿江高速公路、204 国道,交通运输便 捷,主要投资导向为 IT 为核心的研发、制造、物流等科技 型、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 联系方式: 地址:中国江苏省常熟市通港路滨江国际大厦 电话 传真 江阴国家高新区简介 江阴国家高新区前身为江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1992 年。2002 年,省委、省政府赋予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审 批权和行政级别。2011 年 6 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升级 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江阴国家高新区已发展成为投资 环境优良、外资集聚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创新功能凸显,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重点开放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金属 新材料、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生物 医药、新传感网、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 特色,以区域物流中心、新兴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 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0 年, 全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 1520 亿元,同比增长 26.7%;完成协议注册外资 2.5 亿美元,到 位注册外资 1.4 亿美元;实现财政收入 43.97 亿元,同比增 长 26.28%,一般预算收入 17.06 亿元,同比增长 23.67%;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1.6 亿元,同比增长 12.6%。近 年来,高新区先后获得了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首 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全 国县级市首家国家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国字号”牌子。 面向未来,江阴高新区将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 ,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精 明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的样板区,努力建成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国家高新区。 联系方式: 地址:江阴市长江路201号 电话 传线 电子信箱: .cn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政府 1995 年 10 月批准 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1999 年 3 月正式启动建设,批准规 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核准合并面积为 11.44 平方公里。历 经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进入规模体量扩张和内涵质量提 升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成为中部地区蕞具竞争和发展实力的 开发区。2010 年 3 月份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 5 月,省政府批复设立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0 年 12 月,开发区托管雨山区银塘镇“四村一政区” ,目前实际管 辖面积 33 平方公里。2012 年 1 月,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郑蒲港新区建设指挥部正式揭牌,新区位于长江西岸,总面 积 225 平方公里。 开发区设党工委、管委会,为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派出 机构,两委合署办公,承担区内招商服务、经济发展、社会 管理等职能,内设机构 12 个:招商一局、招商二局、规划 建设局、土地房产局、经贸发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财政局、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社会事务局、重点项目建 设局、征迁安置局、党工委和管委会办公室;同时还设有纪 工委、工会、团工委、妇工委。 至 2011 年底,开发区已基本完成规划面积的土地开发 和项目引进。建区以来,累计建成干道支路 59 公里,北区 建成了“七纵九横”道路环网骨架,南区“五纵六横”的路 网框架基本形成,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全部实现“七通一平” 。 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开发区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高效 的服务, 吸引了一大批中外知名企业如日本大同、 蒙牛乳业、 江苏雨润、福建达利、广东鹰唛、广东科达、中钢天源等来 此投资兴业并获得长足发展。 2011 年, 中国一重、 西安开米、 圆融光电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落户,并开工建设。目前,园 区共有世界 500 强投资企业 13 家,形成了以星马、华菱为 代表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蒙牛乳业、雨润和达利 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科达机电、泰尔重工、惊天液 压和统力回转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三大优势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级马鞍山高新技术产 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 11.2 万平方米的高 性能、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创业孵化基地;有院士工作站 2 个,博士后研究站 1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家、省级重点 实验室 2 家;国家级研究中心 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8 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41 家。 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稳步推进安全生产、环境 保护、计划生育、维稳综治等社会事业,促进开发区经济社 会事业协调发展。2007 年 3 月,通过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 系认证,成为全省 86 个省级开发区中头部个获得国际“绿 色通行证”的开发区,2010 年,开发区通过 ISO14001 区域 再认证;2007 年 8 月,在全省率先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 和谐工业园区”称号后,2008 年 6 月,被授予“安徽省无毒 县区”光荣称号,为创建和谐开发区和环境友好型开发区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形成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谐园区建 设三大特色品牌。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大力实施“七大战略” :一 是总量倍增战略,即到“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在 2010 年基础上力争实现翻两番;二是产业提升战略,做大做强汽 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三大优势主导产业,重 点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转型发展战略,努力由注重 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协调发展转变, 由依靠政策优势向创造综合竞争优势转变,由生产制造基地 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综合基地转变,由工业区向综合型和 生态型现代化工业主导的创新型城市新区转变;四是创新驱 动战略。着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孵化奖 励扶持和创新人才汇聚等“四大工程” ;五是国标争创战略, 即开展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争创工作;六是城市提升战 略。通过南区“银黄居住组团和金山湖核心区”项目的联动 开发建设, 打造三大中心——行政服务中心, 商务活动中心, 休闲旅游中心,建设“宜业、宜居、绿色、文明”的城市新 区;七是民生优先战略,提升辖区和托管范围内人民群众富 裕指数、幸福指数和平安指数,实施“零失业家庭”征迁农 民就业指导计划,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全面发展,使更多的发展建设成果惠及于民。 联系方式: 地 址: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旗南路 2 号 联系电话:招商一局 招商二局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浙 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区域面积不 断拓展,经济总量不断提升。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545.6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180.94亿元,财政总收入23.5亿 元,进出口总额14.15亿美元。全区现有工业企业680家,规 模以上企业350家,亿元产值以上企业70家。温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已成为温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蕞具发展潜力的 投资区域。 按照温州大都市区建设战略部署,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快扩容提升步伐,规划面积从5.11平方公里拓展到128.33 平方公里,辖国家级开发区状蒲园区、滨海园区、金海园区 (丁山垦区) 、天成垦区和瓯飞部分围垦区域,委托管理星 海、天河、沙城、海城四个街道。 目前,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升级, 深入实施 “十 二五”发展规划,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坚定不移 地走“产业兴区、环境立城”的路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 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现代 化产业新区,努力开创开发区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温州开发区将实施“围绕一大目标、实 施二大战略、加快三大转变、强化四大保障”的总体工作思 路。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现代化滨 海新区”这个目标,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实施 “产业兴 区”和“环境立区”两大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由“重二轻三” 向“重二兴三”转变,区域功能由“单一工业区”向“现代 化产业新区”转变、工作重点由重开发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 等“三大转变” ,强化资金、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干部队 伍等“四大保障” 。 根据“产业兴区”战略,未来的滨海新区将做强二产、 做优三产,进一步推进海城、天河、沙城街道“一街一业” 特色产业集聚园建设,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 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关键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 制造和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 料、电子信息、关键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科技 创业、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七大产业园” ,形成新兴产 业的集群发展格局。 根据“环境立区”战略,将加快形成“一核、三片、五 组团”规划布局。 “一核”即打造滨海新区核心区。环金海 湖打造占地约2.3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集 聚行政办公、科研孵化、金融商务、人才居住、公共服务、 生态休闲等城市配套; “三片”即发展三大功能片区。按照 “西部统筹发展、中部优化提升、东部集聚拓展”的原则, 推进西部海城、沙城、天河三个街道、中部星海街道、东部 金海街道和瓯飞工程三大功能片区统筹协调发展; “五组团” 即即打造五大生活配套服务组团。除环金海湖滨海新区核心 区外,打造星海、金海、沙城、天河、海城五大生活配套服 务组团。 联系方式: 地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明珠路 850 号 邮编:325025 传真 招商热线 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发改委批复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成立于 2002 年 6 月,是一家专业化工园区,规划面积为 9.8 平方公里, 包括一园三区,即中俄科技合作园和氟硅化工、精细化工、 生物化工等功能区块,是国内唯一的同时具备氟和硅两个产 业发展基础的基地。2008 年 5 月,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 划浙江衢州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目前,高新园区已开发约 7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 50 多家,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近 70 亿,2007 实现工业总产值逾 44.5 亿,入库税收 2.45 亿。 园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托巨化,开放开发” 的原则,以中俄科技合作为特色,以建设“氟硅之都”为目 标,以氟硅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为产业重点,吸引 和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入园创新创业、孵化和培养高新技术企 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是衢州市政府派出 机构,赋予政府有关经济管理权限。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 商处、综合处、投资处、安全生产处、社会发展处、创业投 资公司;并有市政府派出机构环保、建设、规划、国土、安 监、税务、行政执法等职能分局。企业入园的各类手续统一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园区管委会在项目审批、 土地征用、 工程建设、供水供电、劳动管理、工商、税务登记等方面实 行全程服务。 园区内供水、供电、通讯、治污设施齐全,供热、排污 及基本化工原料可依托巨化集团公司,按市场化运作方式就 近取材,是企业家理想的创业之地。 联系方式: 地 址: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春城路 15 号 邮 编:324004 办公室 招商处 综合处 传 真 邮 箱: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简介 盐城开发区位于盐城大市区东南部,成立于 1992 年, 1993 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 年底经国务院批 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辖区面积 200 平方公 里,下辖 1 镇、1 个街道,常住人口 12 万人;现有企业 519 家,其中定报工业企业 60 家、外资企业 108 家,外资合作 领域涉及欧美、日韩、港台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汽车零 部件产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 光电光伏及 LED 等新兴产业为重点,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等 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开发 区的支柱产业,目前区内有整车厂 3 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65 家,形成了“一小、一大、一特、一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格 局。 “一小”就是与韩国现代起亚公司合作生产的东风悦达 起亚乘用车,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汽车三工厂,到 2015 年将 形成 80 万台的产能,成功跻身世界汽车制造规模前 10 强城 市行列; “一大”就是由中大集团生产的大型客车,年产销 在 3000 台左右,正在向 1 万台目标进军; “一特”就是由悦 达集团与日本富士重工合作生产的垃圾运输车、扫雪车、电 动观光车等特种专用车,今年产能将突破 3000 台; “一新” 就是由东风和中大正在投资建设的奥新新能源电动汽车,建 成后将形成 5 万台的综合生产能力。 2011 年,全区上下以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为新的起点, 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真抓实干,拼搏奋进, 各项指标呈现出全面攀升的强劲态势。完成 GDP168 亿元、 增长 23.6%;财政收入 72.3 亿元、增长 45.1%,其中一般预 算收入 20.2 亿元、增长 95.4%;实际到帐外资 2.3 亿美元、 增长 39.6%;固定资产投资 115 亿元、增长 30.2%,其中工 业固投 78 亿元、 增长 28.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0 亿元、 增长 35.8%,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今后一段 时期,开发区总体目标定位是: “跻身全省前十强,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 ,具体分“四步走” :一年发展速度领跑苏北 (2012 年) ,二年进位争先赶超南通(2013 年) ,三年奋力 跻身全省十强(2014 年) ,四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5 年) ,确保“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在 2010 年基础上翻 两番以上,发展水平达到省定基本现代化目标值,把开发区 建成全市新特产业的集聚区、创新开放的试验区、生态宜居 的新城区、现代化的示范区。 联系方式: 招商电话 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肇庆高新区设立于 1998 年,原位于肇庆市区,2002 年 上半年迁园大旺正式挂牌运作,总面积 98 平方公里,首期 规划建设 22.52 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现有常住人口 15 万多人;2004 年 7 月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吸收外资重 点工业园区和广东省山区吸收外资示范区; 2008 年 8 月竞得 省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园; 2010 年 9 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 术产业区; 2011 年 8 月被国家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 业园区称号。 肇庆高新区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个成为”的定位要求和 省、市的决策部署,定位于建设全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的典 范、国内一流的高新区和年产值 5000 亿元、能够代表珠三 角科学发展成果的现代科技工业城,通过国际招投标编制完 善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5000 亿元发展战略 、 规划》 ,明确了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确定了中心服务区、金属新材料产 业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区、电子信息产业区、生物医药产 业区、物流及综合保税区、产学研配套区等“一中心六区域” 的总体空间布局,力争四大主导产业年产值均超 1000 亿元, 为尽快实现年产值 5000 亿元描绘了宏伟蓝图。 肇庆高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头等大事和 “生命线”抓紧抓实,以产业招商、引“凤凰”为重点,以 区领导分头带领小分队登门招商和举办专业招商会为主要 形式,主动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一是以亚铝集 团为龙头,以新中亚铝业、东洋铝业、艺华不锈钢、宝信金 属等企业为配套,形成了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是以中导 光电、巨大重型机械、凯龙数控、威士海库房设备、爱龙威 机电等 200 多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为支撑,形成了先进装备 制造产业集群。三是以硅芯光电、东松三雄、南达电器等 20 多家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为基础,形成了电 子信息产业集群。四是以中恒集团、大华农生物医药等企业 为核心,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推动原有企 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争创品牌、谋划上市,加快产业转 型升级。 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进各类工业企业 600 多家,其中已 投产近 300 家,投资总额 1500 多亿元,吸引了世界 500 强 企业韩国现代集团、韩国 SK 集团、美国财富 500 强企业美 国 LP 集团、亚洲蕞大的铝材生产商亚铝集团、大型央属企 业中国国电集团、全球三大铝银浆生产商之一日本东洋铝 业、亚洲蕞大的中医药企业中恒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 户,初步形成了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等四大主导产业,成为了肇庆乃至广东经济发展的一 颗耀眼新星。 联系方式: 管委会办公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