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十张图了解 2021 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三一重工(600031)、航发动力(600893)、中航重机(600765)、航发科技(600391)、航发控制(000738)、中航光电(002179)、中国卫星(600118)、中国中车(601766)、中国中铁(601390)、汉钟精机(002158)、华东数控(002248)、华明装备(002270)、秦川机床(000837)、创世纪(300083)、亚威股份(002559)、沈阳机床(000410)、海天精工(601882)、华中数控(300161)、机器人(300024)等。
本文核心数据: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东莞市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深圳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和总产值
珠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和江门等地。其中,广州市是国内蕞大的大中型集装箱船和特种船建造基地;江门市是未来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重要基地,珠海市依托珠海机场而建的珠海航空产业园涵盖了航空制造业、服务业和临空产业,是广东省发展通用航空制造、维修及运营服务产业的唯一载体,已形成了 珠海航展 的知名会展品牌;深圳市正着力建设华南地区数控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的研发与生产。
2012-2020 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上升趋势。2020 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 3.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增幅比 2020 年前三季度回升 2.7 个百分点;2020 年 12 月增长 8.5%,为全年蕞高当月增速。2020 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56.1%,占比同比提高 1.2 个百分点,部分高技术新产品产量较快增长,3D 打印设备、风力发电机组、工业机器人、计算机工作站、新能源汽车、4K 电视分别增长 144.8%、135.5%、48.5%、47.4%、27.6% 和 19.6%。
2021 年 1-4 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9%,两年平均增长 5.5%。其中,2021 年 4 月当月增长 12.4%,两年平均增长 7.9%。部分高技术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态势,3D 打印设备同比增长 95.2%,风力发电机组增长 25.6%,稀土磁性材料增长 37.7%。
根据 2020 年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目前,广东产业集群化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为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2018-2020 年,东莞市智能制造装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上升,由 101.9 亿元增加至 155.5 亿元,2018 年的增速达到 61.1%。2020 年,东莞市智能制造装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 155.5 亿元,同比增长 13.9%,占先进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的 29.6%。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2016-2020 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上升。2016-2017 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由 486.42 亿元增长至 639.64 亿元,2018 年,数据口径调整,深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 2018 年的 1065.82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1380.69 亿元。
近年来,深圳机器人产业规模愈发庞大,2020 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为 1434 亿元,较 2019 年的 1257 亿元增长 14.08%,产值增速显著回升,回归发展快车道。深圳市机器人企业总数量达 842 家,较 2019 年的 757 家增长 11.23%,其中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会员企业接近 580 家。深圳已经形成了南山机器人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宝安机器人制造产业园等多个机器人产业园,产业集群效得到了良好的发挥。
根据珠三角地区的政策规划,广州市将重点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深圳市着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创新基地、服务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珠海市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和系统、无人船及控制系统、智能化大型临港工程装备;佛山市重点发展数控成套加工装备、增材制造设备;东莞市重点发展运动控制部件、应用于 3C 产业的专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未来珠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发展前景良好。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