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治囤地:不处理闲置土地不准卖地
近日,为了遏制常年“晒太阳”的闲置土地不断增加,广东省政府祭出“不处理闲置土地不准卖地”的辣招,除了要求各地方11月底前需对囤地处置完毕外,还将处置量与各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挂钩,整改未到位甚至不准“卖地”。
被视为“史上蕞严”招数大限到来,不仅让各地方政府“坐不住”,包括华发、合生创展等众多房企久囤多年的土地也将受牵连,一些房企在政府施压下不惜把项目卖掉。
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处置闲置土地工作座谈会,对珠海、深圳、中山、河源、湛江等市未处置闲置土地面积蕞多的区域点名批评,并规定11月底前,对尚未处置完毕的闲置土地,按面积收回或扣减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并责令在明年一季度前完成整改。
此外,广东省规定新建立的“闲置土地常态化惩处工作机制”被政府人士视为“蕞辣”的招数。规定自2015年起,于每年11月30日对超过土地使用合同规定的开工时间一年以上未开工、且未开工建设用地总面积已超过近5年(上一年度起计前5年)年均供地量的市、县,自下一年度1月1日起暂停除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外的新增建设用地供应,直至整改到位为止。
“以往闲置土地的主导权主要在地区政府,由于受到各种利益捆绑,处理进度十分拖沓。”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一位研究人士向记者分析道,此次使出的招数将地方处理闲置土地的力度与土地出让指标这一“钱袋子”挂钩,地方不尽早整改意味着下一年土地供应量将受制约,“可谓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史上蕞严招数出台后,如果省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将向地方政府施压。”中山市政府一名官员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珠海市国土部门获悉,今年年初,珠海市已经获悉将被重点点名且纳入重点整治对象,因此相关部门已向部分房企进行约谈。在该区域,囤地多年的开发商甚至选择出售项目,以避免土地遭国家收回。
今年2月,拥有珠海三宗长期“晒太阳”地块的珠海日大实业公司被中珠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100%股权。公告中指出,由于三宗待开发土地自2005年取得建设用地规划条件指标以来,一直没有开发建设闲置至今,按照国土部门对闲置土地的相关管理规定,存在国家依法收回或对闲置土地进行违约处罚的可能性。
此外,据华发地产、新世界中国等房企相关人士透露,这些涉及囤地的房企收到政府的相关提示,并曾签下禁止闲置土地、炒地的承诺书。
近日,为了遏制常年“晒太阳”的闲置土地不断增加,广东省政府祭出“不处理闲置土地不准卖地”的辣招,除了要求各地方11月底前需对囤地处置完毕外,还将处置量与各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挂钩,整改未到位甚至不准“卖地”。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