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毕节市创新机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地释放人口红利

admin7个月前 (09-27)广东产业信息16

  毕节是人力资源大市,有180多万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近年来,毕节市创新配置标准厂房“筑巢”、聚焦优势产业“确凤”、统筹互利共赢“引入”、提升保障能力“增效”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拉动投资和消费,真正把人口红利释放在当地。目前,全市入驻开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382户,占入驻企业的49.35%,带动就业2.6万人。

  一、配置标准厂房“筑巢”。一是加快建设增量。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需要大量标准厂房的实际,市、县住建、商务、科技、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动,指导开发区结合实际谋划和包装一批标准化厂房建房项目,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修建,引进实力雄厚、有管理运营经验的企业采取“园中园”的方式拿地建厂房、招商运营,鼓励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自建厂房、自主经营。2021年以来,用于标准厂房建设的专项债券达1.99亿元;在全市6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企业自建部分就达316.15万平方米。二是有效盘活存量。深入各开发区摸底掌握入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对标准厂房清理和停产企业清退工作力度。对占而不用、圈而不为的“僵尸企业”,厂房拥有多、生产经营少的“亩产不足”企业,通过协商、收租、起诉等手段进行强退和劝退。2021年以来,全市仅停产企业就清退48家,腾出标准厂房33.9万平方米。三是切实管住变量。建立企业入驻和退出机制,推动毕节高新区以及黔西、金沙、威宁等经开区修订完善标准化厂房管理办法,加强对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行约束,对未履行投资协议的,依法予以清退,实施“腾笼换鸟”。同时,引导关联企业相互配套、同类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高标准厂房的使用效率。

  二、聚焦优势潜力“确凤”。一是发展轻工纺织产业。依托已建成的黔西市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正在建设的织金县中石化PGA(聚乙醇酸)项目,全市种植的10万亩以上蚕桑,以及适宜的户外运动环境等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纺纱织布、印染以及成衣、鞋帽、箱包、皮具制品、床上用品、轻纺配套、产业用纺织品生产等轻纺产业。目前,全市轻纺企业71户,规模以上企业24户,2021年完成规模产值12.96亿元,解决就业约2万余人。二是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依托果蔬、核桃、茶叶、刺梨、辣椒、苦荞、皂角、生态畜牧等优质农特产品,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刺梨、皂角等系列食品,以及核桃乳、精制茶、酸汤酸菜、肉制品、酱醋、天然饮用水等。持续加大对2户高成长企业扶持力度,遴选11户企业作为第二批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进行培育,推动特色食品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目前,全市生态特色食品规上企业46户,2021年完成规模产值28.02亿元。三是发展电子包材铸造产业。依托金沙产值“百亿级”的白酒产业,赫章从铁矿石开采、洗选、焙烧、冶炼、铸造到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以及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西移的优势和机遇,大力发展包装材料、铸造和电子信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全市仅白酒包材生产企业就达31家,提供就业岗位3690个。

  三、统筹互利共赢“引入”。一是统筹县区“分类引”。从市级层面根据各县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统筹规划不同类型的主导产业,并以此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各县区之间恶性竞争、同质化竞争。目前,已基本形成七星关区服装成衣加工区、黔西运动服饰加工区、纳雍县服装箱包加工区、大方电暖炉电子元器件配套生产区、金沙白酒包材生产区等差异化的发展格局。二是统筹项目“集中引”。建立完善投促部门统筹、行业部门牵头、市县共同推进“三点一线”项目编制机制,按照“要素有保障、政策有支撑、产品有市场、投资有回报、政府有税收”原则,策划编制一批吸引力强且能快速落地、及时见效的优质招商推介项目,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对外集中发布,供客商选择。目前,已集中发布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推介项目110个。三是统筹产销“重点引”。统筹生产和销售,把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推进加工和出口贸易相结合,紧盯央企、500强、行业头部企业等优强企业,注重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带动作用,为销售清除障碍。2021年8月份以来,先后引进晶苑益力坚实业有限公司、后藤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港资、日资企业,投资金额达20亿,已到位资金10.74亿元,带动就业3700余人。

  四、提升保障能力“增效”。一是“一事一议”提级会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招商引资项目机制,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土地供给、厂房租金减免、水电费优惠、劳动力保供等难点、堵点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县区层面不能解决的,提级到市级层面会商解决,必要时呈报市领导高位推动。2021年以来,“一事一议”推动签约项目36个,签约金额811.15亿元,产生到位资金52.89亿元。二是“一企一牌”代办服务。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以“一厂一牌”的方式,实施挂牌服务、全周期代办服务。企业所需办理的相关手续由专班人员代为办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全市新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代办服务覆盖率、代办服务事项办结率均为100%,真正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三是“一月一曝”严实作风。重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以及吃喝风、收礼风、奢靡风等不正之风,建立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制度,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采取“一月一通报”方式加大通报曝光力度,2022年以来共通报典型问题9起,形成强有力震慑,着力打造便捷高效、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毕节市人民政府网)

  毕节是人力资源大市,有180多万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近年来,毕节市创新配置标准厂房“筑巢”、聚焦优势产业“确凤”、统筹互利共赢“引入”、提升保障能力“增效”机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拉动投资和消费,真正把人口红利释放在当地。目前,全市入驻开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382户,占入驻企业的49.35%,带动就业2.6万人。

  一、配置标准厂房“筑巢”。一是加快建设增量。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需要大量标准厂房的实际,市、县住建、商务、科技、财政、发改等部门联动,指导开发区结合实际谋划和包装一批标准化厂房建房项目,积极争取地方专项债券修建,引进实力雄厚、有管理运营经验的企业采取“园中园”的方式拿地建厂房、招商运营,鼓励有实力的入驻企业自建厂房、自主经营。2021年以来,用于标准厂房建设的专项债券达1.99亿元;在全市6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中,企业自建部分就达316.15万平方米。二是有效盘活存量。深入各开发区摸底掌握入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大对标准厂房清理和停产企业清退工作力度。对占而不用、圈而不为的“僵尸企业”,厂房拥有多、生产经营少的“亩产不足”企业,通过协商、收租、起诉等手段进行强退和劝退。2021年以来,全市仅停产企业就清退48家,腾出标准厂房33.9万平方米。三是切实管住变量。建立企业入驻和退出机制,推动毕节高新区以及黔西、金沙、威宁等经开区修订完善标准化厂房管理办法,加强对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行约束,对未履行投资协议的,依法予以清退,实施“腾笼换鸟”。同时,引导关联企业相互配套、同类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高标准厂房的使用效率。

  二、聚焦优势潜力“确凤”。一是发展轻工纺织产业。依托已建成的黔西市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正在建设的织金县中石化PGA(聚乙醇酸)项目,全市种植的10万亩以上蚕桑,以及适宜的户外运动环境等条件和优势,大力发展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纺纱织布、印染以及成衣、鞋帽、箱包、皮具制品、床上用品、轻纺配套、产业用纺织品生产等轻纺产业。目前,全市轻纺企业71户,规模以上企业24户,2021年完成规模产值12.96亿元,解决就业约2万余人。二是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依托果蔬、核桃、茶叶、刺梨、辣椒、苦荞、皂角、生态畜牧等优质农特产品,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刺梨、皂角等系列食品,以及核桃乳、精制茶、酸汤酸菜、肉制品、酱醋、天然饮用水等。持续加大对2户高成长企业扶持力度,遴选11户企业作为第二批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进行培育,推动特色食品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目前,全市生态特色食品规上企业46户,2021年完成规模产值28.02亿元。三是发展电子包材铸造产业。依托金沙产值“百亿级”的白酒产业,赫章从铁矿石开采、洗选、焙烧、冶炼、铸造到精深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以及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西移的优势和机遇,大力发展包装材料、铸造和电子信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全市仅白酒包材生产企业就达31家,提供就业岗位3690个。

  三、统筹互利共赢“引入”。一是统筹县区“分类引”。从市级层面根据各县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统筹规划不同类型的主导产业,并以此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各县区之间恶性竞争、同质化竞争。目前,已基本形成七星关区服装成衣加工区、黔西运动服饰加工区、纳雍县服装箱包加工区、大方电暖炉电子元器件配套生产区、金沙白酒包材生产区等差异化的发展格局。二是统筹项目“集中引”。建立完善投促部门统筹、行业部门牵头、市县共同推进“三点一线”项目编制机制,按照“要素有保障、政策有支撑、产品有市场、投资有回报、政府有税收”原则,策划编制一批吸引力强且能快速落地、及时见效的优质招商推介项目,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对外集中发布,供客商选择。目前,已集中发布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商推介项目110个。三是统筹产销“重点引”。统筹生产和销售,把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推进加工和出口贸易相结合,紧盯央企、500强、行业头部企业等优强企业,注重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带动作用,为销售清除障碍。2021年8月份以来,先后引进晶苑益力坚实业有限公司、后藤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港资、日资企业,投资金额达20亿,已到位资金10.74亿元,带动就业3700余人。

  四、提升保障能力“增效”。一是“一事一议”提级会商。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招商引资项目机制,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土地供给、厂房租金减免、水电费优惠、劳动力保供等难点、堵点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县区层面不能解决的,提级到市级层面会商解决,必要时呈报市领导高位推动。2021年以来,“一事一议”推动签约项目36个,签约金额811.15亿元,产生到位资金52.89亿元。二是“一企一牌”代办服务。对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以“一厂一牌”的方式,实施挂牌服务、全周期代办服务。企业所需办理的相关手续由专班人员代为办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全市新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代办服务覆盖率、代办服务事项办结率均为100%,真正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三是“一月一曝”严实作风。重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以及吃喝风、收礼风、奢靡风等不正之风,建立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制度,对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采取“一月一通报”方式加大通报曝光力度,2022年以来共通报典型问题9起,形成强有力震慑,着力打造便捷高效、既“亲”又“清”的政商关系。(毕节市人民政府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尚实业-广东产业园厂房招商

中尚实业-广东产业园厂房招商

  深圳亚历山卓项目位于深圳市松岗街道燕川社区燕山大道,园区面积约 260000 平方米。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作为深圳市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之一,园区   深圳鹏洲科技产业园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园区面积约 130000平方米。园区拥有现代化花园式厂房、办公楼和员工公寓园区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宝安区对外开放   中国邮政深圳电商产业园...

云霄县成功举办广东汕头专场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12个项目!

云霄县成功举办广东汕头专场招商推介会现场签约12个项目!

  专项推介会现场吸引众多广东企业家和在汕乡贤参与,宾主双方密切交流,齐绘创业蓝图。以此为契机,云霄县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扩大“朋友圈”,深化“合作圈”,并现场发出邀约,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到云霄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共赢。   云霄县县长沈顺来,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华顺,副县长汤永坚以及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开发区)负责人参加了推介会。   推介会上,...

产业招商落地年丨高要:完善园区配套建设强化载体筑巢引凤

产业招商落地年丨高要:完善园区配套建设强化载体筑巢引凤

  广东卫菲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做防护口罩、防毒面具、反光衣等防护用品的企业,刚从广州整体搬迁入驻广东信基创新科技园。   园区一站式的服务,使企业迅速完成项目落地、装修、搬迁等工作,让企业可以省心省力,全身心做好生产。   “我们在了解信基产业园后,发现它配套设施齐全,交通方便,园区的发展和环境跟我们企...

产业招商落地年丨高要:高效优质服务助企发展腾飞广东信基创新科技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产业招商落地年丨高要:高效优质服务助企发展腾飞广东信基创新科技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原标题:产业招商落地年丨高要:高效优质服务助企发展腾飞,广东信基创新科技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位于金利镇的广东信基创新科技园的二期项目动工现场,高架塔在空中不停运转,工人们边挥汗边忙碌而有序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当前,二期工程D2区域主体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春节前大部分主体可以封顶。D3区域年前可以完成打桩施工,E区01、02厂房正进...

保山老牌的燃气壁挂炉价格壁挂炉招商代理专业保障

保山老牌的燃气壁挂炉价格壁挂炉招商代理专业保障

  广东省中山市南头镇兴业路(民安市场侧黄伟强、陈万全、李锡坚厂房)之一   保山老牌的燃气壁挂炉价格壁挂炉招商代理广东瑞马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拥有雄厚技术研发实力和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后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投资扩建瑞马热能和瑞马新能源工厂的两大生产基地。2018年被广东省经信委列入“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公司专注热...

力争引进项目投资118亿元

力争引进项目投资118亿元

  项目30个,计划投资额105亿元,其中纳统项目22个,计划投资额62亿元,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2个。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下,梅江区上一年度招商引资成绩单可圈可点。   “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在当地不是噱头,而是以市场主体需求为核心导向、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切实之举。   去年以来,梅江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

加速推进莞深科创成果产业落地 光达制造·大朗智慧谷南区22万㎡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加速推进莞深科创成果产业落地 光达制造·大朗智慧谷南区22万㎡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讯(记者 董非)近日,从广东光大产业集团旗下新一代工业园品牌光达制造 ·大朗智慧谷项目获悉,项目建设进程取得重大进展。南区总建面约22万㎡工业空间已于11月1日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实现竣工交付投产。伴随着南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总工程体量建设进程已完成约70%,建成后将成为大朗新一代工业园品质标杆项目,承接松山湖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产业转移及莞深科创成果产业集...

助力高质量发展这家企业来蓉两年成为新都区招商引资样板

助力高质量发展这家企业来蓉两年成为新都区招商引资样板

  □文弦 【图片由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提供】2023年1月28日,成都市新都区召开 2023年产业建圈强链暨经济“开门红”工作座谈会,主题聚焦产业“建圈强链”,19家企业代表坐前排发言。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网优联”)代表报盘:自2021年6月起投产至今18个月,产值突破30亿元。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相比,成都的人才、能源等要素成本更低,有优质的产业土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