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批量推出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向全球招商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轩慧)5日,深圳一次性拿出30平方公里土地,面向全球进行产业招商。为此,深圳市政府专门召开了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全球推介计划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在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有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或者说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深圳来发展,我们非常欢迎,用地予以保证,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
本次可供产业空间一共是35块,总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域范围内可供应产业用地约25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区可供应产业用地约5平方公里。未来,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导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都将得到充足的空间保障。
本次用地集中在35个片区,按照产业门类,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和深汕合作区,以总部基地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南山、福田,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光明、大鹏,以高端物流为主导的片区主要分布在宝安、盐田。按照地块面积,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地块有9个,分别位于宝安、龙岗、龙华、坪山、深汕合作区等区,面积蕞大的地块达到4.8平方公里,位于光明科学城内。
在新闻发布会上,刘庆生表示,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深圳的产业用地问题。刘庆生说:“深圳的产业用地、产业空间,关于用地多与少,它是一个相对概念,从哲学的角度看要用辩证思维,就是如果我们有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或者说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愿意到深圳来发展,我们非常欢迎,用地予以保证,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满足多少空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很多用地。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如果是传统的低端产业,或者说不符合深圳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确实没有空间。”
本次推出的3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将重点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
一是以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重大平台为纽带,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高效对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布局建设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筹建国家实验室。
二是面向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深圳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这一次又特别围绕5G移动通信、8K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五大重点发展方向集中发力,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实现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为了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深圳还集中出台一批精准化前沿产业政策。这次新出台的政策,重点遴选了处于产业爆发前夜,而且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新兴前沿领域,包括生物医药、集成电路、5G移动通信、8K超高清视频等。
据介绍,这些政策措施突出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新兴产业关键环节难点、痛点问题,强调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共同探索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力争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抢占更多的先机。
据了解,为了更好满足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深圳对全市可用于产业发展地块进行了整备梳理,将分批次集中推出连片优质产业用地用于全球招商,推动形成新一轮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高潮。
布局重大创新载体、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三大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由本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